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 , 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 , 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注】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岂,哪。④福祚(zuó):福禄,福分。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损,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1)、下列各句中“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周则惟善是务。

A、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 , 受地于先王。 C、望之蔚而深秀者。 D、若听茶声
(2)、下列句子与“常恐不逮,为人所笑”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花之富贵者也。 D、帝感其诚。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了个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行九。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馀,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将士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②先府君:指作者已逝去的父亲。③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 ④铨:作者将世铨自称。 ⑤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⑥戚党:亲戚和乡党。 ⑦吟哦声:读书的声调。  ⑧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   ⑨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 , 请令御史就司检校”。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 , 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擿疵颣 , 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当尽至公 , 善则从之。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心服,不敢遂非。”上悦曰:“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时任尚书右仆射。③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④正:只。⑤稽失:延误,贻误。⑥愆(qiān)违:过失。⑦擿(tì):挑出。⑧疵颣(lèi):缺点,毛病。⑨至公:极为公正。⑩遂非:坚持错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