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自强不息失败的感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白岩松)

①当下是一个“成功学”泛滥的时代,在中国,很多扭曲和乱象,都与追求表面上的成功有关。我们往往只追求现实的结果,把结果看得非常重,以致我们无法享受过程。

②2012年,我参与过整个伦敦奥运报道。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那句话,叫“影响一代人”。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③这是中国很缺乏的一种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学习过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这句话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此时的中国。

④其实老祖宗早已明白这个道理,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既然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那么为什么我们从来不救“十有八九”时人的心态和应对方法?相反,十之一二的成功,被看得极其重要。

⑤回头看中国历史,包括世界历史,想想看,失败很可怕吗?中国有无数的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失败,而不是因为成功。

⑥岳飞是因为成功才伟大吗?如果从我们现在的成功学角度来看,岳飞很失败。不管你仗打得怎么样,被人家十二道金字令牌召回,最后还给“办”了。在当时的社会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当时的成功者是谁?是秦桧。可是后来呢?秦桧在西湖边上跪着,但岳飞是我们心目当中的英雄。

⑦失败,其实有很多意义,或者说有一种成功必须是以失败作为助推力的。南唐李后主的失败极其惨痛,但我们至今仍在谈论他,为什么?因为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创作者,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如果不是国破家亡,他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种感怀吗?不会。这个失败对于李后主困然剧痛,但对于后人,对于文学的传承,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在他的文字中:失败,竟然有一种美妙的意境。我们都知道苏轼的作品好,但苏轼的官宦生涯其实是非常糟糕的,他屡屡受排斥,被贬谪,即便这样,他仍然留下了传世的佳作。所以,以史为签,回归到个人,我们应该知道,有时我们是需要失败的,而且失败是伟大创作的重要动因。

⑧总之,挫折与失败原本就为变革提供了机会。每当失败与挫折来临,我们应该怀着好奇心去看待它,试图弄明白它的目的。难道这是一次提醒?难道我应该做出一个更好的决定?

(1)、以下对本文的贯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②段从当下现象和参与奥运听到的一句话写起,引出了论证的话题。 B、文中有好几处问句,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思考,推动读者理解作者的观点。 C、第⑥段引用岳飞的例子,属于反面举例,进一步论证观点。 D、第⑤段的观点“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失败,而不是因为成功”和第⑦段的观点“失败,基本有很多意义或者说有一种成功必须是以失败作为助推力的“ 是递进关系,这两句,形成了明晰的论证层次。
(2)、第⑦段论证思路清晰,用“首先”“然后”“最后”为连接词,表述该段思路。
(3)、第⑦段讲到苏轼,“屡屡受排斥, 被贬谪,即便这样,他仍然留下了传世的佳作”,请举出一篇传世佳作的题目(包括但不限于苏轼)支撑作者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4)、《水浒传》中梁山英雄一打二打祝家庄都失败了,三打终于成功。三打祝家庄的成功可以带来哪些启示?结合本文观点以及《水浒传》的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奶奶的粽子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 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 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 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萝卜花丁立梅

      ①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朵月季花的模样。花盛开,很喜人。

      ②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地摊儿,卖小炒。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放锅碗盘碟,她的摊子就摆开了。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蛋,土豆丝炒猪肉。

      ③女人30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服极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就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盒子里的,才好看。她说。

      ④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吃饭时间,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的小炒,大家多很耐心的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铲,而后装在方便盒里,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的饭桌上。

      ⑤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她的故事。

      ⑥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些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⑦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心摆摊儿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的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地坐在桌旁雕画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胡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望和向往。

      ⑧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相互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

      ⑨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了多少钱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⑩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管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⑪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提起萝卜花,大家都知道。

      ⑫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选自《语文月刊》2008年,有改动)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电动汽车的电池难题

郑岳久

    ①近期,德国汽车品牌保时捷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功率高达450千瓦的超级充电桩,充电3分钟可续航100公里,15分钟即可充电80%。特斯拉也发布了新一代超级充电桩,充电时间可缩短一半。这种超级充电桩技术能否帮助电动汽车克服短板呢?

    ②的确,超充技术将有助于电动汽车的长途出行,但尚不能彻底解决续航短、充电不便的问题。

    ③与体积小巧的慢速充电桩相比,超级充电桩对供电线路要求高、占地面积大,无法安装在普通车位上。考虑到建设与运营成本,超级充电桩多见于城市郊区、高速路沿途。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普通消费者用车场景90%以上为市内短途出行,长途出行不到10%。因此,为住宅区、办公区与商业区的车位普及慢速充电桩,比建设超级充电桩更加务实。

    ④此外,超充技术的实现,不仅需要建设强大的充电桩,也对锂电池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达数百千瓦的充电功率下,电池可能出现寿命衰减问题,甚至安全风险。因此,为了与当前锂电池性能匹配,实际应用的充电桩功率要比预期低很多。目前,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是“夜间慢充为主,日间快充为辅”。超级快充的普及尚需时日。

    ⑤如果说基础设施决定了补充续航里程的便利性,那么锂电池本身则直接影响续航里程的长短。对传统燃油车来说,想要实现续航里程增加一倍,只需将油箱相应扩大一倍,基本不会增加整车成本。这一招对电动汽车不管用。一方面,电池价格不菲,增加电池会显著增加购车成本;另一方面,电池的能量密度很低,增加电池容量会显著增加车重,从而降低续航里程。

    ⑥随着技术提高和生产规模扩大,锂电池成本会逐步降低,而能量密度就成了主要难题。目前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磷酸铁锂与三元锂两种。前者能量密度较低,主攻低成本与高安全性,应用在空间较为宽松的大客车上;后者能量密度较高,主攻高能量密度,应用在布局紧凑的轿车与SUV上。所谓三元锂,一般是指电池的正极由镍钴锰三种元素组成,调节三种元素的比例可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研究发现 , 能量密度越高的元素配比,稳定性、安全性一般也越差,这使得三元锂电池的技术前路困难重重。

    ⑦新能源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多年来,风能、太阳能等产业发展历经起伏。其中的技术瓶颈、产业化掣肘等问题,仍有赖于人们共同努力去解决。电动汽车的发展也面临类似挑战。目前,世界各国的研发机构一方面尽可能研究锂离子电池的极限,另一方面开始探索下一代锂电池,例如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其中,固态锂电池被寄予厚望。不过,下一代锂电池的量产乐观估计仍需5—10年。在这种情况下,汽车行业开始重视氢燃料电池技术。虽然这一技术的完善可能需要更大的投入,但可以避开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限制,为解决电动汽车的电池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8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巷深处

林莉

①很早就知道,我是在村那头的坡顶上捡来的。当时的我被一件破蓝布袄草草地包裹着,英姨颇有节奏地用竹棒叩击着青石板铺成的路面来到我身边,随即央求热心人把幼小的我放进了她瘦瘪却温暖的怀里。

②我渐渐长大,小巷里的人们不再听见那日日重复的青石板上有节奏的叩击声了,人们常见到的就是我——一个丑女孩,每天搀着一个盲姨娘从小巷深处缓缓地走到巷口。

③巷口摆的小摊就是维持我们这个家庭的唯一希望。夏天,母亲总会如尊凝固的雕像般执着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她的生意总比别人的好,我问她做生意的秘诀,她总微笑着说:“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是绝对不会错的。”

④母亲总以我为骄傲。小学二年级那会儿,老师布置了篇作文,大概我写得比较通顺,老师大大表扬了一番。回去,我便把作文交给看不见的母亲,还得意地向她转述了老师的话。母亲竟高兴得落了泪。她一直把那篇作文珍藏着,逢入便拿出来给人看。开始那些识字的也还应和几句,后来有人掷揄她:“都说阿莉是你的冰棍调养出来的呢!”母亲是看不见人家表情的,听了这话便高兴起来,而我却很难堪。从此,即使得了表扬,我也不敢说给母亲听了。

⑤开始的时候,我很满足于自己那由肮脏的板壁、黝黑的炭炉、简单的饭菜构成的生活,我总是自豪地倚在极为疼爱我的母亲身边,总是极自由地吃那令小朋友眼馋的永远吃不完的冰棍……

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⑦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呆几分钟。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眼中深深的落寞。

⑧时间飞逝,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盲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⑨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

⑩“为什么?”母亲眼光黯淡了。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⑪母亲果然遵守诺言,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活费。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板,那门_斑斑驳驳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殷的招呼声。

⑫一直到我临近毕业,当老婆婆再一次将一包鸡蛋和50元钱塞给我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⑬“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

⑭“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⑮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⑯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如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⑰“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这么有空个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⑱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⑲“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彷佛在等候。

⑳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卖水果的大叔

①很多时候,我是宅一族。因为懒得下楼,我可以忍受饿着肚子一天只吃一顿饭。所以,如果知道学校大门口有一个固定的卖水果的大叔,也是在大学一年级将近结束,“大叔水果”的口碑传起来的时候。

②大叔中年年纪,个头挺高,普通话说得不好,但努力说好的样子让每一个与他讲话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大叔每天都是下午天快黑的时候,脚蹬着小板车过来,在学校门口右方不到百米的树旁停下,下了车揭开后板车的篷布就开始卖水果,从来不吆喝。没人的时候他不说话,站着看水果或者行人,过来人了就给拿方便袋,价钱上没有商量,到最后总会附带送小橘子、小枣子。因为价格卖得划算,不愿再去附近超市,就连学校里边并没有贵很多的水果店也开始少有人问津。

③大叔被打的消息传来,整个宿舍顿时义愤填膺了。人人网上开始了大范围地转发抵制学校水果店的活动,因为学校水果店的父子是“凶手”。他们因为大叔生意的干扰,怒火中烧,所以,父子两人联手傍晚出校门掀了大叔的摊子。听说,大叔的脸也被打伤了。我很久没有出去,听说大叔有几天没来出摊。那些出去想为大叔主持正义的人一连几天都扑了空。一个多星期后,我大半夜地送朋友出门从外面赶回学校,昏黄的灯光下,大叔一个人站着,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离学校远了三四百米。出校门,不仔细找,是看不到大叔水果摊的。

④时间已晚,不马上赶回宿舍就要被记晚归了,可不知道是什么力量的驱使,我还是跑到了大叔摊前,要买香蕉。大叔说:“姑娘,香蕉已经卖完了,要不,你明天出来?”我说:“行。”然后转身跑远了。

⑤我其实很想问问大叔,你好了吗?很想问问大叔,最近生意好吗?很想问问大叔,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生活?

⑥可是,我走近大叔,忽然就觉得没有什么值得问的问题了。每天不变地出现在那里,他已经在回答我:生活,就是这样子,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这个世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