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份月考试卷

下列句子重音和停连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
A、风v轻悄悄的,草v软绵绵的。 B、牛背上v牧童的短笛 , 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C、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D、的,济南的人们v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早晨从一朵花开始

孙道荣

    ①窗外又传来“唧唧喳喳”的鸟雀声。

    ②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每天一大早,我都是在鸟雀声中醒来的。在城市生活已久,除了公园之外,很少能够听到鸟声。是什么吸引了这些鸟雀,来到我的窗前?

    ③起床,好奇地来到阳台上。树冠和栅栏上,飞跃着一大群麻雀,还有几只画眉、燕雀,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跳着,闹着,围着一楼的院子,似乎在迫不及待地等待什么。

    ④低头,看见一楼的院子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正在弯腰忙碌着。我认得她们,她们是楼下搬来不久的邻居,一家印度人,听说男主人就在附近的一家软件公司做工程师。正在忙碌的是母女。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还没有上学,英语很好。他们是我们这个小区惟一一个外国人家庭,所以,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虽然就住在他们楼上,却还没有和他们打过什么交道。

    ⑤她们在作画。奇怪的是,并不是在纸上,而是直接在地面上;也不是用笔墨油彩,而是用一种粉末状的东西,均匀地撒在地面上。我好奇地注视着她们,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她们在作画。妈妈先用灰色的粉末,勾出边线,女儿端着一个彩色的盒子,跟在后面,往线里面撒着彩色的粉末,一会儿,一片花瓣现出了它优美的形态,一片叶子,伸展出它的经脉。真的太美了。我不由啧啧赞叹。

    ⑥听到楼上的动静,母女两人都直起腰,抬头。言语不通,我冲她们竖起大拇指。“您好,先生,我们没打扰您吧?”没想到,女孩的妈妈竟然会讲普通话,而且说得很好。女人看出了我的惊讶,解释说,她大学学的专业就是汉语。我冲她们笑笑,你们的花,真美,谢谢!树枝上的鸟雀,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响应我似的。

    ⑦她们继续作画。早晨的空气,清新,凉爽,有隐隐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五片红色的花瓣,盛开,中间是黄色的花蕊。不认识。我问她们,这叫什么花?女人笑着说,木棉花,是我家乡最常见的一种花。

    ⑧犹豫了一下,我终于忍不住,问出了那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为什么要在地面上作画,画花?女人直起腰,抬头看看西方,那是她家乡的方向吧。她说,这是她家乡的习俗,也是一种宗教仪式。她的家在印度北部比哈尔邦的一个偏僻、贫瘠的小村庄,每天早晨,只要有女孩子的家庭,一大早女孩子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自己家的门口,用彩色的粉末,作画,可以是一朵花,也可以是一棵树,还可以是一座房子。彩色的粉末画,是灰色村庄中惟一的亮色。

    ⑨女人指指手中的盘子说,这个盆子里的粉末,就是用稻米和小麦做的,需要什么颜色,加一点植物的颜料就可以了。女人说,在自己的家乡,直到今天,还很贫穷,粮食并不富余。那为什么还要用粮食的粉末来作画呢?女人指指站在树上的鸟雀说:“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包括天上的这些飞鸟。用粮食的粉末作画,既美化了自己的家,又可以让路过的鸟吃饱肚子。”

    ⑩我们的一天,就是从一朵花开始的。女人腼腆而自豪地说。我到中国已经六七年了,在几个城市生活过,这个习惯,也至今保存着。

    ⑪原来是这样。我由衷地向她们母女点头致谢。小女孩对着树上飞来飞去的小鸟,叽里咕噜说了些什么,然后,拉着母亲的手,往家里走。她是要把这朵花,这个院子,以及这个早晨,都让给那些迫不及待的鸟儿们吧。

    ⑫我也轻轻地从阳台退回房间。我看到众鸟扑楞楞飞进院子,我听见了它们欢快的歌唱,在这个无比清澈、无比美丽的早晨。

(选自2011年7月3日《杭州日报》,有改动)

班级开展散文主题阅读,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花园(节选)

汪曾祺

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③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

④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一种类似眼圈上的黑色,里面充满了影子。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龛前的花消失。晚间点上灯,我们常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神堂屋里总挂一只鸟笼,我相信即是现在也挂一只的。那只青裆子(一种鸟)永远眯着眼假寐。只有已时将尽,它唱一会儿,洗个澡,抖下一团小雾,再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

⑤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⑥“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什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见。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⑦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难闻得很。沾上身了,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钩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提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想我捉过多少“都溜”!

⑧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和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呢,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因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

⑨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蟲头蟲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来振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案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休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选自《人间草木》,有改动)

阅读选文,完成下题

迈入新时代,人们有了新的生活追求,逛花市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休闲方式。位于昆明滇池东岸的斗南花市,是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让我们一起走进斗南花海,感受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吧!

斗南花海

原因

①来到云南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门口,就看见不断有人抱着大捆大捆的鲜花兴冲冲走出来,我差点被撞到。“不好意思,买得太多,太高兴了!”那人赶忙道歉.怪不得外省朋友来逛过花市后都激动地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鲜花,简直惊呆了!”

②走进大厅,百合、桔梗、玫瑰、茉莉、满天星、水晶花、勿忘我、向日葵、蝴蝶兰、郁金香……这些鲜花堆满柜台,如锦缎铺展开来,直至大厅尽头。商家店铺里是花,人行过道上是花,人的怀里也是花,漫天漫地的花像一条彩色的河流在流淌,流淌出斗南这个花的海洋。

③在这花海里走动的人摩肩接踵,有穿着入时的年轻人,有步履稳健的中年人,还有精神矍铄的老年人。姑娘们常会买一顶花冠戴在头上,头上的花朵随步摇颤。她们不是要与花比美,而是要与花相映相融。

④____?斗南的人们世代种花。“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岁月更迭,从挑担售卖,到花农自发形成一条鲜花交易街,再到一条又一条街的递增.如今,斗南终于发展为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

⑤花市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卖花人。其中就有个卖雏菊的姑娘——小菊。小菊是成都人,她说自己永远记得六年前的生日,朋友们不约而同都给她送鲜花。小小的房间被鲜花簇拥,也被幸福环绕.从那时起,到昆明卖花的梦想便开始在她心中萌发.来到斗南后,她每晚在热闹拥挤中批发鲜花,然后连夜修剪枝叶、捆扎花束,天亮搬上柜台。她的手指被染成了墨绿色,手掌也有划伤,但她始终微笑着,还常常送给顾客一两枝特别鲜美的花。她的鲜花丛中,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愿你屋里有花,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⑥安徽女子阿艺深谙插花艺术、熟知花语学问。她制作的迎宾花束甚至上了新闻!她说:“卖花是一门艺术,买花也包含学问,不同的花寓意不尽相同。就像玉簪花,花朵洁白无瑕,不染尘埃,将其送给亲友,能表达对他们幸福美满的祝福和祈愿;再如康乃馨,端庄大方,芳香清幽,将其送给长辈,能表达对他们深深的敬爱。”可以说,每一朵花都是斗南的馈赠,都在诉说着各自的盎然诗意。

⑦斗南百花竞放,把难以计数的尚美之心集合在一起。这里的花朵绚烂了多少房厦,浪漫了多少时光,联通了多少友谊,抚慰过多少心灵,寄托过多少思念,谁也说不清楚。当手捧花束离开时,我真想转身,把散发着芬芳的花束送给那些可爱的人,并讲述那些“鲜花般的故事”。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