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山中孟夏
2017年农历四月底,久卧病榻的88岁的外公去世了。我从北京回家乡送他。
老屋庭院刚被清理过,很整洁。站在院子里,可以看到后山竹林绿的清润好看,风吹过发出轻柔的沙沙声。大片大片的竹林中,疏落地开出一树一树很繁荣的油桐花。桐竹暗暗,令疲乏的眼睛和心暂时得以休息。
那天下午走下山时,看到山道下园子里有对夫妇在挖土豆,黑泥上躺着串串带着暗绿叶子的新土豆,有土地的气息。这对陌生的夫妇见我瞧土豆,便很和善地问我:“想不想要拿一些回去?”我笑着说:“啊,谢谢,不用了。只是觉得这土豆很新鲜,应该很好吃。”在乡间,这样的情形是常见的,乡民对自家种的东西通常都很慷慨地赠予他人,我称此为“乡间的恩惠”。
山中,这时节长满一种白色小花的野蔷薇,连绵爬了好几棵树。还有中国绣球的白花,小丛小丛地点缀在重重绿色之中。道旁苍灰的岩石下,偶尔还有虎耳草精致的白花没有开谢,特别有情味儿。草丛间高耸着三三两两大蓟紫色的花,儿时很讨厌大蓟的花,觉得花硬而扎人,也不好看。长大后渐渐觉出它的好,看日本动画电影《辉夜姬物语》里雨中门前的大蓟,竟觉得很美了。大概,很多事物是渐渐熟悉了,才见出美吧。有时候需有物的认识,才生出爱好吧。
走至木桥,遇见熟悉的村里人阿秋,她说要去外木桥的一位阿婆家摘枇杷。我很诧异,时节近端午了,今年的枇杷树上居然还有枇杷,往年是没有了的。阿婆见我们来,找出长竹竿和镰刀,把镰刀系在竹竿上。指着屋后高处的枇杷树说:“上边太高了,这样系好,你们好去砍树枝。”然后很慷慨的让我们全摘完,说不摘反正也是喂鸟。那棵枇杷树的顶端留有很多成熟的金黄果子,一些果子为鸟雀所食,已经残缺,一些完好的果子缀于暗绿色的大叶间,颜色温馨而诱人。阿秋毕竟是做惯农活的,臂力很好,举着竹竿镰刀,砍了不少枇杷枝下来。她摘了枝上的枇杷吃:“嗯,甜的咧!”然后扔给我一大枝。我坐享其成,啊,实在是久违的美味。摘枇杷,以及山里枇杷的滋味,都是久违了的。
背着藏有枇杷枝的布袋,我去外山大济寺附近看油桐花,山道边高大的油桐树这时节已经开得很壮观了,几棵树长在一起,花开得连绵如云。一阵风过,花朵细雨似的簌簌落下,道路上缀满缤纷的油桐花。远山静寂,山野的绿色中点缀着一树一树洁白的油桐花。在一条山谷中,油桐花树从谷底缓缓长到山顶,与浓绿中开出一条淡淡的白花之路。
我在大济寺前高高的油桐树下休息,透过花枝,看到一位熟识的乡民在下边田里锄地。这一刻特别有生命的活力,没有寂寞、颓唐,只见充实。这位村民素来勤勉,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他只是依照季节在这里静静地劳作,里面有某种稳定永恒的东西,大约古来未变。我问他为何不请村里养牛的人来耕田,他笑着回,养牛人最近摆架子,请不动。
隔天爸爸带我去陈家坑村,也是满山满谷的油桐花。村子非常深静,很多人家屋侧种着枇杷,黄色的枇杷挂在油桐花为背景的山间,这也是很少见的。还去了仙客村,小时候只去过一次,印象中有瀑布、竹林,有好看的岩石。而村名“仙客”,总让我觉得是仙人隐居的地方,或者,那山中是有仙鹤的。想起读左藤春夫《我父亲与父亲的鹤的故事》中的这段:“我不喜欢住这样大的住家。大的房屋很厌烦。我只喜欢小小的好的住家。在那龙鼓的瀑布下,那边去掘笋的竹林里,我要建造那样的住家。你们快点大起来,成了伟大的人,父亲便要隐居了,带了那只鹤。用了瀑布的水冲起茶来,整天我想随意的游嬉。”我总想起仙客村来,觉得仙客是可以隐居的地方。
以上情景,是今年初夏我在山中所历。
再也不会有了,在初夏的山间,去看外公的时日。
(舒行《山里来信》 有删改)
山中行迹 |
山中所历 |
下山 |
1) |
至木桥(村) |
2) |
3) |
看油桐花,遇熟识的乡民锄地,与之攀谈 |
大片大片的竹林中,疏落地开出一树一树很繁荣的油桐花。
这一刻特别有生命的活力,没有寂寞、颓唐,只见充实。
请关注文章的第(4)段和第(8)段中的加粗的横线句子,分析两句中共同存在的语文方法(表现手法),对它们进行“方法式批注”。
(链接材料)
美好的事物在消逝,我们伤怀,眷恋,它也许会使我们对周围的一切更关注,爱得更深一些。我们见不到永恒,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此刻。逝去的事物只属于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在他们的时空,有他们的记忆。
(《怀乡书》盛可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