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初2021年中考历史二诊检测题
探究一 交通工具的演变
材料一 下列图片是某同学搜集的相关历史资料
图1中国古代马车壁画 |
图2现代蒸汽机车复原图 |
图3乐士文小姐(国母宋庆龄)号飞机的模型 |
图4福特和他的四轮汽车照片 |
|
|
|
|
探究二 不同文明的成果交流
材料二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探究三 环境的改变
材料三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 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探究四 信息化的发展
材料四 随着人类迈进信息社会,人类的生活也越来越信息化。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满足自己的需求,完成既定的工作。电话、电视、移动通讯、光导传输等,把整个社会置于巨大的信息平台上,可以迅捷地满足人们查找、传递、接受、利用信息的要求。
——摘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进行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
材料一: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项目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兴起时间 |
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70年代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
主要标志 |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
A |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进入时代 |
蒸汽时代 |
电气时代 |
B |
材料二:如图1,2所示
材料三:以下是九年级(1)班安迪、王凯同学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评价:安迪:“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人类带来了福音。”王凯:“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
请回答:
材料一: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
大事记 |
公路 |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申请 |
至1800年,已建成1600条公路 |
|
内河航运 |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
|
铁路 |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
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