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燕山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涉猎 涂掌事 木兰户织 B、军中多务 自为大有所益 以是人多书假余 C、吴下阿蒙 周而始 死灰 D、往事耳 大兄何事之晚乎 于是入朝威王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蒙乃始就学。

翻译: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理解:一开始吕蒙找借口不愿意学习,孙权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一番劝说,才促使他学习。

(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和他结为朋友后才分别。

理解:出于对吕蒙巨大进步和才略的赞赏,鲁肃才拜蒙母,结友吕蒙,文中这些内容都为了体现鲁肃能慧眼识英才。

(3)、下面两则材料中哪一位主人公的表现可以用 “非复吴下阿蒙”来形容,请简要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一)傅永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 , 唯傅修期耳。”

    (节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链接材料二)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注:①[傅永]南北朝时武将,字修期。②[寻]不久。③[让]责备。④[露布]公开的文告。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