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课外阅读。

轻点关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素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 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思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运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来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里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 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

(1)、根据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写出“素不相识”的意思。
(2)、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李先生的什么描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4)、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5)、李老先生去世前对儿子的交代,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天的云

    朋友,你喜欢天上的云吗?那是一种变幻无穷的神秘景象。它可以向你无声地演出许多惊险的童话故事,引人入胜,逗人情思。它一年四季各具风采,每时每日千姿百态,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美让你欣赏,让你感到无限乐趣。

    您看看夏天的云吧——在夏天早晨的睛空上(漫  慢)不经心地飘飘悠悠。像有层薄梦的是浮云,它随风起舞,悠然自在,好像在撒着欢儿,互相追逐、戏耍,显得格外活泼可爱,为浩渺无际的天空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

    夏天夕阳西下时的火烧云,不知您见识过没有。那真是一大奇观:它将金灿灿的光辉洒向大地,使整个大地都洋溢着诗意。而且,它像一个魔术师在耍弄多棱镜、万花筒;时有小巧玲珑的小兔在跳跃,时有振鬃长啸的骏马在奔驰,时有张牙舞爪的蛟龙在腾飞,时有五彩缤纷的孔雀在开屏……真是形态万千,像一(幅   副)连(棉   绵)不断的画卷。然而它变得太快了,使人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没空细细观赏,确实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倘若我们有一架摄影机将这些生动的景象拍摄下来,那该多好啊!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夏天雨前的乌云吧!从那边隐隐的雷声中,乌云涌来了。不一会儿,乌云越来越多,越来越浓,最后,竟像怒吼的任性的黑风暴横行无忌,席卷长空,似乎即将要倾向大地的不是大雨,而是浓浓的墨汁,令人心惊肉跳。

    云,我喜欢它的变幻无穷,喜欢它的神秘莫测,喜欢它的美不(盛  胜)收……

    尤其酷爱夏天的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锁不住的目送

平湖之鹰

    ①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②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③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④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⑤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⑥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⑦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⑧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⑨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一样的,可这时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⑩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守候在阳台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⑪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

    ①听窗外呼呼的风声,我知道,这番风一来,杏花便要开了。而我,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②门被轻轻推开,主治医生进来了。他与以往的医生一样,也只会对我说,别着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可是,每转院一次,我的希望都会熄灭一块。此时,我的心几乎黑屏。医生翻看我这一周的各种化验报告。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点滴瓶渐渐空掉,小护士在为我拔针头时,忽然问了一句:“您知道什么是花信风吗?今早我侄女问我,您是老师,兴许会知道。”

    ③这句话刺痛了我的心。沉默了一会儿,我静静地回答:“花与风之间有着自己的约定,每年从一月到五月,共有二十四番风。一番风来,一种花开:一番吹开梅花,二番吹开山茶,三番吹开水仙……直到天暖,直到所有的花都开好。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这样的风叫花信风。现在吹的是第十一番,叫杏花风……”我的喉头哽住了。去年此时,也是这样的风啊!我领着一群孩子,小鸟般飞出校园。灿烂阳光下,风舞动着头发,杏花开成了海。弦子们簇拥着我,用花开般柔软的童音唱着:“一番梅花,二番山茶,三番水仙……”小护士呆住了,她孩子般喃喃着:“多美的约定,多美的风,简直像是童话……”连我的主治医生,也放下那沓化验单,侧耳谛听着窗外的风声。我的泪,再也无法遏制地流下来。

    ④那天,主治医生温和地问我,愿不愿意为他的学生们上节课。我无语,我不想被人推到讲台上,在众目睽睽下,在那些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之间,展示我萎缩的四肢和晦暗的病容。他微微一笑:“上课的事不急,外面风很暖,我推你出去走走。”

    ⑤轮椅缓缓前行,外面的一切,又熟悉又陌生。草绿得逼人的眼,杏花如雪。这时,一群学生走过来向老师问好。忽然,几片花瓣飘到我的脸上。有个女生,对我微微一笑,俯下身子,一片一片,为我拈去脸上的花瓣。纤细而灵活的手指,轻触羞我的脸,有种善意的暖。我的心一动:就算是当教具,在这样的花开时节,为这样的学生,也是值得的吧。我决定,配合他们上一节课。

    ⑥第二天早展,天气晴好。我的主治医生竟把我推到了那片花树下,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学生们向我鞠躬问好。其中,竟然还有一位气质温婉的老太太,主治医生介绍说这是他的恩师.曾帮助他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接着蹲下身子,调整我的轮椅靠背,一位男生替我将枕头垫好,有个短发的女生,细心地用毛巾被盖住我的腿。医生含笑对我说:“那天,我向同学们提起了花信风,大家都很感兴趣,都想听你讲讲。”我怔住了:难道他们不是来看我的病躯?不是要用叩诊锤这里敲敲,那里敲敲……那些水晶般清澈的眼睛,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他们想了解的只是花信风。这一瞬,我的心中一片温润。从花叶间望出去,天空蓝得像童话,阳光穿过繁花,在每个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⑦我为他们讲花信风的由来,讲与花信风有关的诗词:“梅花风小,杏花风小,海棠风蓦地寒峭”,“清明烟火尚阑珊,花信风来第几番”。学生们轻轻地鼓掌,老人眼里有默默的赞叹,主治医生则微笑着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情不自禁地讲起我的那些弦子们:他们每个人都是我心头的一朵花,朵朵都叫人爱不够,朵朵都叫人想念。

    ⑧那位老人笑了:“姑娘,你是个懂得爱的好老师。”她慈祥的目光,仿佛看到了我的心里:“姑娘,我三十岁时也患过格林巴利综合征,跟你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我睁大了眼睛,呆呆地看着她。“可是,你看现在的我,不但照常上课,还能登山,拉琴,跳舞,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老人握住我无力的手,主治医生站在她的背后,默默微笑。我的心猛的一震,仿佛有风忽然掠过,惊醒了心底那些沉睡的渴望。

    ⑨又是一个春天,我终于痊愈,终于站在了讲台上。我给新一级的孩子们讲花信风:它懂得所有植物的梦想,它坚守着与每朵花之间的约定,它带着二十四番耐心,二十四番热诚,一遍遍叫醒沉睡的花朵。

    ⑩是啊!就算病过,枯萎过,可谁会错过,那一番又一番美丽的花信风呢?

阅读理解。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了。她决定给儿子钉(ding  dīng)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是天赋和勤奋(成功  成就  成绩)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声音,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  害怕)打扰了儿子。还好,她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然后轻轻地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现在连针都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来着,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可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自己的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她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达到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

    再试……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了反射过来的母亲,怔(zhēng  zhèng)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______与母亲朝夕相处,_________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丢弃   放松  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已经很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很久都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shà  chà)那,丝线就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