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解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45.8 |
85.5 |
110 |
138 |
实验组 | A | B | C | D | E |
实验温度 | 20℃ | 20℃ | 20℃ | 20℃ | 80℃ |
加入溶剂种类 | 水 | 酒精 | 水 | 水 | 水 |
加入溶剂质量 | 20g | 20g | 10g | 10g | 10g |
加入固体种类 | 硝酸钾 | 硝酸钾 | 硝酸钾 | 食言 | 硝酸钾 |
加入固体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溶解固体质量 | 6.2g | 0g | 3.1g | 3.6g | 10g |
(1)分析上表,对比A、B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blank#}1{#/blank#}。
(2)在C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
用电子天平称取10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量取10.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1g;
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
计算: {#blank#}2{#/blank#}g(结合C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结果,丽丽得出了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质量有关的结论,但是小华认为丽丽的说法不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你利用本实验的数据来分析说明你的观点。{#blank#}3{#/blank#}
实验序号 | 水的质量/g | 所加硝酸钾质量/g | 所得溶液质量 |
① | 10 | 2.5 | 12.5 |
② | 10 | 3 | 13 |
③ | 10 | 3.5 | |
④ | 10 | 4 | 13.2 |
温度/oC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氢氧化钙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氢氧化钠 | 31 | 90 | 111 | 129 | 313 | 336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氢氧化钠溶解度曲线的是{#blank#}1{#/blank#}(填“A”或“B”);
(2)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一部分水后再恢复到原来温度。正确的操作 是{#blank#}2{#/blank#}(填字母);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3)20 ℃ 时,190g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蒸发 10g 水后,再恢复到 20 ℃,可析出氢氧 化钠固体。这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会{#blank#}3{#/blank#}(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现有 20 ℃ 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后得到溶液 乙,在溶液恢复 20 ℃ 之前,乙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比甲溶液中氢氧化钙质量{#blank#}4{#/blank#}(填“大”、“小”或“相等”),若此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则能观察到温度{#blank#}5{#/blank#}(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