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省百校联考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阅读

    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①帝:明太祖朱元璋。②翌日:第二天。③馔:食物,多指关,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疑问代词,加强反同语气。类似于“怎么,哪里”。

(1)、请用“/”标出文中画横毁语句的停顿处。(标三处)

问 濂 昨 饮 酒 否 坐 客 为 谁 馔 何 物

(2)、宋濂身为朝中重臣,面对太祖的询问,他“以实对”;面对“群臣臧否”的话题,他“惟举其善者”;面对“茹太素上书万余言”,他直言此举为“。”(两字)。以上三件事展示了宋濂为人为官的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
刘贤冰
①很久没有回家乡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部分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痛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②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像,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③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以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④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它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⑤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
⑥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徒......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⑦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名字......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谎言。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却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⑧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一个个小村庄连接而成的。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⑨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

阅读

(一)《世说新语》六则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曰:“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世说新语·容止》

钟士季精有才理,只不识嵇康。钟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锤不 , 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世说新语·简傲》

山公将去选曹 , 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

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世说新语·栖逸》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世说新语·德行》

(二)《思旧赋》序(向秀)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余经其旧庐。于时日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余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有删改)

【注释】①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曾任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②钟士季:即钟会,出身高门贵族,为人不仅聪明,而且很善于政治投机,是司马氏的智囊、司马昭的心腹。③向子期:即向秀,嵇康好友。④山公,世人对山涛的尊称,字巨源,后投靠司马朝廷,是嵇康好友。⑤选曹: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⑥靳:吝惜。⑦吕安:嵇康好友。吕安妻貌美,吕安兄与之有染,事发后反诬吕安不孝,嵇康辩其无辜。⑧曩:从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