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4月摸底测试)试卷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面小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 , 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万历:明神宗的年号。②阖[hé]:关闭。③啻[chì]:只,仅。④掬[jū]:两手捧(东西)。⑤龁[hé]:咬。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公将之()     

彼竭我

阖其)      

谓猫怯(

(2)、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3)、请用(甲)文中的一个句子回答鲁国和狮猫最后战胜对手的原因,并说说这个原因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举一反三
经典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级举办了“悦读经典散文·体悟文人志趣”的专题学习活动。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 ,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丙】独游狼山记

【宋】刘弇①

白狼五山②,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蜕其上者曰女仙山,有以阖庐曩军其傍者曰军山,有以形锐且中罅者,曰剑脊、曰马鞍。至临以庙宇,则号宝塔山,有好事者,谓狼尝扰而居也。

元丰四年冬,弇巡田于山旁,至则求观所谓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阁曰栖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③豁,可荫以休。方是时,    朝日初上,瞳昽如跃金。    排天决云, 吞嚼淮吴。    稻畦葭泽, 潮汐上下, 疏篁茂木……皆得于转瞬之顷。    于是忽疑从樊笼⑤出,而思古人之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

剑脊、马鞍二山,游者罕至。军山宜山茶花,号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或曰妪有自龙舒来者,年七十余,独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

有僧语余曰:“今之山跗⑥,虽皆平陆,然前五十载,海也。其深盖碇⑦丝千寻莫能测。”余闻而焉。然五山当潮波撼一方,临高而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

故揽其胜,作《独游狼山记》。

(选自《名山胜概记》,有删改)

【注释】①刘弇(yǎn):宋代元丰年间进士。1081年途经狼山,写下我国历史上第一篇记狼五山之胜的游记。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军山、剑脊山、马鞍山和宝塔山。③谽(hān):指山谷空而大。④瞳昽(lónɡ):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跗(fū):山脚。⑦碇(dìng):船停泊时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