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

经典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级举办了“悦读经典散文·体悟文人志趣”的专题学习活动。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 ,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丙】独游狼山记

【宋】刘弇①

白狼五山②,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蜕其上者曰女仙山,有以阖庐曩军其傍者曰军山,有以形锐且中罅者,曰剑脊、曰马鞍。至临以庙宇,则号宝塔山,有好事者,谓狼尝扰而居也。

元丰四年冬,弇巡田于山旁,至则求观所谓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阁曰栖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③豁,可荫以休。方是时,    朝日初上,瞳昽如跃金。    排天决云, 吞嚼淮吴。    稻畦葭泽, 潮汐上下, 疏篁茂木……皆得于转瞬之顷。    于是忽疑从樊笼⑤出,而思古人之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

剑脊、马鞍二山,游者罕至。军山宜山茶花,号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或曰妪有自龙舒来者,年七十余,独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

有僧语余曰:“今之山跗⑥,虽皆平陆,然前五十载,海也。其深盖碇⑦丝千寻莫能测。”余闻而焉。然五山当潮波撼一方,临高而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

故揽其胜,作《独游狼山记》。

(选自《名山胜概记》,有删改)

【注释】①刘弇(yǎn):宋代元丰年间进士。1081年途经狼山,写下我国历史上第一篇记狼五山之胜的游记。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军山、剑脊山、马鞍山和宝塔山。③谽(hān):指山谷空而大。④瞳昽(lónɡ):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跗(fū):山脚。⑦碇(dìng):船停泊时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

(1)、琅琊山中赏“野芳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春天野花开放,暗香怡人,夏日树木①,浓荫匝地,置身其中,乐趣无穷;岳阳楼上观“沙鸥翔 ,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沙鸥时而飞翔,时而②,芷草、兰花,茂盛且青绿,不禁心旷神怡、胸怀开阔;狼山上叹“五山当潮波撼一方,临高而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余闻而(③焉)”,震惊于其浩瀚而博大。(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
(2)、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艺术追求。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写景佳句,体会其如诗如画的意境。

方是时,朝日初上,瞳昽如跃金。排天决云,吞嚼淮吴。稻畦葭泽,潮汐上下,疏篁茂木……皆得于转瞬之顷。

(3)、作为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欧阳修和范仲淹身上都闪烁着时代的光芒。请任选一个人物,抓住其身上的一个闪光点,谈谈你所获得的启示。
(4)、刘弇游览狼山时,一边记述所见所闻,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请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一处文字,并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1~5题。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饶州路大饥,米价翔踊 , 总管王都中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为须粜以下等价,民乃可得食,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与言曰:“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妻子以代公偿。”行省防悟,都中乃得免。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有改动)

【注释】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 ②翔踊:物价飞涨。 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知政事。 ④粜:卖出粮食。 ⑤比:等到 ⑥鬻(yù):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