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河南省镇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份调研测试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御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若孤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涉猎锐不可 B、大有所开卷有 C、事耳事依依 D、目相待骨疗毒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5)、读了木文,从孙权和吕紫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王文正①太尉局量②宽厚,未尝见其怒。饮食有不精洁者,但不食而已。家人欲试其量,以少埃墨投羹中,公唯啖⑤饭而已。问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一日又墨其饭,公视之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具粥。”其子弟诉于公曰:“庖肉为饔人④所私,食肉不饱,乞治之。”公曰:“汝辈人料肉⑤几何?”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为饔人所廋⑥。”公曰:“尽一斤可得饱乎?”曰:“尽一斤固当饱。”曰:“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尝宅门坏,主者彻⑦屋新之,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公至侧门,门低,据鞍俯伏而过,都不问。门毕复行正门亦不问。有控马卒,岁满辞公,公问:“汝控马几时?”曰:“五年矣。”公曰:“吾不省有汝。”既去,复呼回,曰:“汝乃某人乎?”于是厚赠之。乃是逐日控马,但见背,未尝视其面;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王文正:王旦。宋真宗时,曾任宰相。②局量:器量、度量。③啖:吃。④饔(yōnɡ)人:厨人。⑤料肉:定量供应的肉料。⑥廋(sōu):隐藏。⑦彻:通“撤”。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巡传

    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城中矢尽,巡缚稿为人千余,被以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稿人;得矢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潮军大乱,焚垒而遁,追奔十余里。潮惭益兵围之。

    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与潮相闻,贼弩射之,面中六矢而不动。潮疑其木人,使谍问之,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巡谓之曰:“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斩首百余级。贼乃夜遁,收兵入陈留不敢复出。

    顷之,贼步骑七千余众屯白沙涡,巡夜袭击,大破之。还至桃陵,遇贼救兵四百余人。悉擒之。分别其众,妫、檀及胡兵悉斩之,荥阳、陈留胁从兵,皆散令归业。旬日间,民去贼来归者万余户。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张巡:“安史”乱起时,任真源县令,因上司投敌,他率军开往雍丘。②令狐潮:初为雍丘县令,后降安禄山。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草有本心

彭根成

①春天里,我最喜爱的就是小草。 出去散步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一丛丛青草,我都禁不住俯下身 观察它的模样,嗅它散发的清香,赞叹它的生机与旺盛。就是这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草,也有人 们难知难懂的本心。

②草亦有恨。“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没有地位、没有庇护的草,被风霜肆意地欺 凌,怎能不恨?但它把自己的恨深深地埋没在土里,任冰雪重压也不去呐喊、不去抗争,故野草常被人 们认为是软弱的,可以肆意践踏。它似乎知道,与大自然对抗是徒劳的,忍辱负重才是自己唯一的选 择。春天来了,它以豁达大度的情怀,把积蓄的力量,化作翠绿的衣裳装扮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 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绿草为春天增添了光彩,使春天更加绚丽夺目,给人们带来了 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③草是清高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野草,不羡慕花的美丽,不嫉妒花的芳香;不仰慕 树的高大。却按自己的本性,随四季而荣枯,不媚人荣,不求人知,在旷野里自由地生长着,蔓延着, “一丛香草足碍人 ”,在耀眼的春光之中,那一丛丛带着晶莹露珠吐着清淡嫩芽的野草,叫人流连驻 足,舍不得离去;春,催生了野草,野草点缀着春天,“草不谢荣于春风 ”,感恩与回报尽在枯荣之间, 野草如此清高的品性,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④草懂得珍惜生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背后除了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之外, 还有对生命的珍惜,有了珍惜,才会顽强。哪怕被烈火烧为灰烬,也会把根留住,所以恨野草的人,必 斩草除根。然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世间的错综繁杂,争奇斗艳,最终难逃“青青河畔草,郁 郁园中柳 ”的结局。“花易凋零草易生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 当人们怜惜红白 满地的时候,可别忘了“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大自然对生命是公 平的,就看你珍惜不珍惜。

⑤草是洒脱的,“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在和煦的春天优雅地换上绿装炎热  的夏天尽情地舒展着翠叶在金色的秋天沐浴着融融的阳光在严酷的冬天不做声息地积蓄力  量。风霜雨露,严寒酷暑,本是自然规律,温室里的鲜花自然经不起风吹雨打,与其“花如解语迎人笑 ”, 不如“草不知名随意生 ”。四季轮回,揭示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劲草不随风偃去 ”正是野草洒脱  的写照。毫无疑问,能在逆境中顽强洒脱活下来的,便是生命的强者。

⑥我很喜欢白居易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以顽强旺盛的 生命力饱蘸生命的浓墨在广袤的大地上不停地挥毫傅彩

——《贺州日报》2021 年 4 月 3 日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还(xuán):同“旋”,转身。②炯戒:明显的警诫。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