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东城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①2020年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今天,我们在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时,更应该牢记: 。
(甲)
②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社会上却一直存在一些声音: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成常态。
(乙)
③早在19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提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种现象,以建立正确地运用语言的严肃的文风。”今天看来,我们每一个人更需要一字不肯放松,一词不肯含糊,需要更多一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敬畏母语,敬畏文字,敬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
④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语言文字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基本的表达习惯、言语技巧和思维体系,维护语言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我们社会交际的顺畅、思维逻辑的缜密以及记忆认知的进步。比如,正确使用成语,可以提高语言和文章的水平和档次,而滥用谐音、随意篡改,不仅破坏了语言规范,而且降低了语言和作品的社会效益,实在是得不偿失。
⑤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谨严的保障。“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标点、语音、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书写,每一处细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需要耐心细致的揣摩辨析、持之以恒的学习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完善和提高。
⑥高阶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融合。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留下多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佳话。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⑦作为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语言文字才能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有改动)
2019年,《咬文嚼字》发布了“十大语文差错”,“主旋律”误为“主弦律”,“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殊不知正是这种“差不多先生”的表现,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也体现了一些人凡事敷衍糊弄的作风。
班级开展“江南名楼”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 ,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①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② , 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选自阎伯理《黄鹤楼记》
【材料二】
黄鹤楼 崔颢〔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③ 李白〔唐代〕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④。 |
【材料三】
【甲】《岳阳楼长联》窦垿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①____,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②____,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乙】《新修滕王阁记》(节选)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⑤、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
【注释】①闼:门。②濑乡九柱、东阳八咏:指位于濑乡的老子祠和南齐文学家沈约所建八咏楼。③《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此诗为李白流放夜郎,途经黄鹤楼所作。④落梅花:即古代笛曲名《梅花落》,往往表怨愁离绪。⑤三王所为序:指王勃、王仲舒、王绪曾为滕王阁分别做序、赋、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