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舒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本道

①常听朋友抱怨说,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又匆匆离去。北方,简直就没有春天!

②其实,相对于南方的“四季如春”,北方的四季当属最分明的了。只是因了北方的春天在热烈之中不乏有种平淡——纯粹、悠远、平和而寂寥,春色似乎是在春夜里潜滋暗长着。这种不事张扬的“暗长”,使得众多的人难以察觉。每年立春过后,尽管依然寒气逼人,但是大地已经苏醒,万物开始复苏,雨水过后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了。田野里的麦苗由浅黄变得淡绿,泥土中的小草也跃跃欲试,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该是踏青的季节了,人们被春风鼓动着三五好友,结伴而行。踏青不一定要远行,近处的郊野、岗坡、湖边就足够了。沿着松软的小路缓行,淡绿色的枝头时有三两只鸟儿啁啾跳跃,不远处的菜地里,青的葱,绿的菠菜可着劲儿往上长。更让人心动的是野菜族一团团、一簇簇在田埂地头热热闹闹地相拥着,那抹鲜活的嫩绿,醉了春风,让人喜在心头。

③记得当年在乡下“插队”,“春荒”是很难熬的。每天起早贪黑地下地干活,却又青黄不接,只能啃着玉米饼子就萝卜,吃得嗓子直冒酸水。后来,同学们跟老乡学会了挖野菜:苦菜、荠菜、白花菜……中午回来,同学们把挖到的野菜聚到一起,洗净后摆到饭桌中央,大家一口玉米饼,一口蘸着大酱的野菜,吃得真是香甜。打那以后,野菜在我心中就成为了春的标志和参照。

④北方的春天或许不如南方那样浓烈,那样春深似海,然而争奇斗艳的古典诗词对春的咏叹,也并非是用华丽的辞藻去铺陈春光的艳丽芳菲,大多是寥寥几笔,就足以动人心魄了。“春江水暖鸭先知”“陌头杨柳绿烟丝”“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些咏春的绝唱都是以接近直白的语言采撷浓春之中的一两个饶有意境的景观后,便止笔而留白。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⑤细细想来,写诗是这样,人生也莫不如此。几十年的光阴稍纵即逝,能够做成一两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选择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做一两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是一种意境。若在有限的时间里,既想当官又想发财,鱼与熊掌都想得到,到头来只能落得个“轻薄桃花逐水流”的结局。鉴古观今,贪胜求全者,无不心浮气躁,最后以失败告终。

⑥“动人春色不须多”。善哉斯言!

(1)、第②段写出了北方春天的什么特点?
(2)、请揣摩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3)、本文第②段和第④段两次提到南方的春天,有何用意?
(4)、“动人春色不须多”在文中蕴含什么哲理?结合实际,举一例子加以说明。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不畏困难
        人们的脚步走向成功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有的人战胜了困难,最终成为事业的成功者;而有的人却畏惧困难,对事业冷冷淡淡、毫无信心,最终成为一个精神堕落的流浪汉。所以我认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应该畏惧。
        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科学家袁隆平,他掀起的粮食生产业的“绿色革命”席卷了神州,震惊了世界。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村教师到取得划时代的科学成就,历经了漫长的岁月,终于在这场艰难曲折高度复杂的科学实践中脱颖而出。如果他畏惧了困难,就不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就,而且更不会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称号。
         还有,全身瘫痪的张海迪,由于手不能拿书,就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将书放在桌上对着镜子看到字,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成为一代楷模。这样大的困难,张海迪都能克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畏惧困难。
         以上事实足以证明,困难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努力克服,困难一定会被我们打败的,而且我们会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努力同困难斗争一番呢?

课内阅读 ,回答相关问题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步,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局中双活

       ①老赵是水务局的局长,一辈子没别的爱好,唯独嗜棋如命,这在水务局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②不过,老赵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他棋风硬朗又不失稳健,尤其擅长三连星开局,在水务局鲜有敌手。

       ③但自从小夏分配到水务局,老赵独霸棋坛的地位就受到了挑战。

       ④小夏从小酷爱围棋,大学时还担任了学校围棋社团的教练。别看小伙子平时文文静静,一坐到棋桌前,却是落子虎虎生风,杀招绵绵不绝。

       ⑤就这样,老赵跟小夏,几局厮杀过后,立刻高山流水、惺惺相惜了

       ⑥小夏住单位宿舍,每逢周末,便被老赵约到家里下棋。老赵家住的单位家属楼就和宿舍楼挨着,站在老赵家阳台隔空喊一声就能立马成局。

       ⑦每次小夏进门,两人都是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题,窗前一坐,推枰让子,眼里只有黑白世界。久而久之,有时赶上饭时,小夏也不客气地在饭桌前就座。单位食堂饭菜清汤寡水,下棋还能打牙祭,小夏很受用。

       ⑧老赵老伴不懂棋,只负责端茶倒水伺候着。倒是老赵的女儿小青,常常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看二人下棋,一看就是小半天。

       ⑨小青医学院毕业,在县医院做实习医生,人长得清纯。也许是继承了老赵的基因的缘故,小青旁观得多了,渐渐也能看出棋路,有时竟能和二人下下让子棋。

       ⑩不久,水务局里便疯传小夏要平步青云了。

       ⑪谁知结果却让众人没想到:小夏考上公务员转岗,去县政府做了秘书。

       ⑫做了县政府秘书的小夏仍然每周如约而至,按老赵的话说,这叫“周末喜相逢”。

       ⑬不过,下棋似乎成了一种点缀:老赵的位置时常会换成小青。

       ⑭于是,老赵退休那年,小夏和小青水到渠成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⑮“周末喜相逢”变成了“翁婿天天见”。老赵逢人就眉开眼笑。

       ⑯有一天,老赵下得特别顺,眼看一局未完,自己已然稳操胜券。洋洋得意之余,端着茶杯瞅着小夏笑,小夏被他笑得有点莫名其妙。

       ⑰老赵说,你知道我今生下的最好的一局棋是哪一局么?

       ⑱小夏挠挠头,不置可否地笑笑。

       ⑲老赵指指小夏,指指小青,依然抿嘴笑。

       ⑳下棋的人,沉湎于棋,心无旁骛,一定无心贪恋酒桌歌厅;棋品如人品,能耐得住性子陪我这老朽下棋,不为官、不图利,只是单纯地下棋,这些都证明我的眼光不错。

       ㉑小夏抿嘴直乐,小青连说,爸,你可真是老谋深算!

       ㉒小夏呵呵地笑了笑说,爸,其实你这局棋可瞒不过我。

       ㉓老赵愣了愣,“真的?”

       ㉔小夏说:“我一开始可是‘奉旨’下棋,后来才慢慢地卸下了包袱。您知道吗,第一次来,我就惊住了,原来你这大局长竟然也住单位家属楼,家里的装修不但不豪华,还有点寒酸,所以,我是心甘情愿入局的。你赢了这局,我赢了小青,您说咱俩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㉕老赵听罢,笑了,说,这算“双活”吧!

(选自2015年3月29日《羊城晚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裴鸽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

十一岁

    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为世界的中心。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窗外大扫帚掠过地面的唰唰声,接着在屋里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因为妈妈常会在经过小仓库时碰掉一两个玩具。然后我能想象到腰椎不好的妈妈绝不会弯腰,而是蹲下来,拾起掉落的玩具,摆回原处。她会迈着花仙子般轻盈的步伐进入厨房,当然不是那种小精灵了,应该是睡美人的精灵婶婶。

    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掀开锅盖,水汽弥漫,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水被倒进碗里,是山谷绝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蒸腾着“白烟”,激荡着水花。然后是磕鸡蛋的声音,打蛋时碗筷撞击的声音。突然,一切声音戛然而止。一秒、两秒、三秒,筷子缓慢搅水的声音渐渐传来,我松了一口气。想象到前几秒,鸡蛋沿着碗壁滑入水中,像一大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入透明的泉水中。鸡蛋几乎是在一瞬间转化成一团团软绵绵的淡黄色云朵,飘来飘去。我咽下口水,半眯眼睛,沙发左端的爸爸像一个魁梧版的“长妈妈”,摆个大字,睡得正香。爸爸的胃病没养好前,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给他冲一碗鸡蛋。我想起爸爸的手总会在严冬中被冻出几道小伤口,他站在柜台里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弄玩具上的小轴承的画面,我永远也不会忘。

    我们的路上有对彼此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沙发上的那个孩子翻了个身,缩回了在爸爸啤酒肚上取暖的脚,又酣然入睡。

十五岁

    雨,又是雨。秋夜本该是爽朗惬意的,可是今天例外。车窗外,一棵棵法国梧桐缓慢地向后移动,黄绿参半的叶子在冷冷的夜雨中显得格外诡异。路灯点点昏黄的光悬浮在空中,商场的广告牌在远处发出刺眼的白光和红光。我能清楚地看到车前的每一滴雨珠,在灯光和黑暗交接的地方,凭空射出了一簇簇的白色蛛丝。雨声、树叶声、鸣笛声、汽车驶过水层的声音无一例外地从窗外闯进来。

    我躺在妈妈的怀里,盖着外套,刚脱下来的,有点湿。“妈——我鞋都湿了!”我懊恼地抱怨。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她刚松开的手又搂紧了我。“快脱了!脚不能沾凉水的。都多大了,鞋湿了还不知道自己脱吗?”我只得磨蹭着双脚将两只鞋踹掉。“也不知道北京下雨了吗……”妈妈又开始皱眉了,她平常没表情的时候,额头两眉中间也会有凹痕,现在更深了。“你哥当时走的时候就没带伞,也不知道记不记得买把伞。”我还没说话,爸爸突然回答说:“你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个男子汉还怕淋点雨吗?”说着掏出了手机递过来,“你要是实在担心就打个电话问问吧。”我接过手机,解开锁屏,刚准备按下拨号键,突然发现主页面的时间显示栏下面有每日的天气预报。“多云转晴,温度7℃~12℃,1—2级西风”,它显示的所选定预报城市不是我们的城市,而是北京——哥哥上学的城市。

    原来每个人的路都承载着他人的期待,你走每一步都牵动着爱你的人焦灼的目光。

    一条未查看的短信被我点开,上面说:“爸,晚上有雨。”

    ……

    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但有时候,开始也是结束,而结束恰恰又是开始。梭罗说:

    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

(节选自裴鸽的《选择存在》,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和父亲的“战争”

    我5岁,他29岁。

    有天我哭哭啼啼地跑回家,边抹眼泪边对他说:“我要改名字,我的名字不好听,而且班上有个小朋友的名字跟我一模一样。我讨厌!”

    “名字是你爷爷取的,怎么能说改就改?不行!”他的态度坚决,脸色铁青。我是这个大家族唯一的女孩,爷爷很宠我,名字当然也是爷爷包办的。

    我开始哭闹,可是他无动于衷,根本就不理我。我不得不拿出我的杀手锏——不吃饭。我心里盘算:坚持绝食,直到他答应为止。果然,第三天,他宣布,为我改成单名“廖夏”。我高兴极了。我已经饿了两天,如果他再不做出反应,我真不知道该怎么下台。

    我16岁,他40岁。

    某天吃晚饭时,我小心翼翼地对他说:“我不要去上高中,我要上职中。”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我的三魂六魄都吓掉了一半。我不敢抬头,只顾低着头往嘴里塞饭。我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谁唆使你去上职中的?你眼里还有父母吗?这件事到此为止。如果你敢再提,我就揍你。还有你。”他指着我那上小学六年级的老弟,接着说道:“别学你姐,脑子糊了,进水了,好不容易考个好的高中,居然不想去上。”“有我什么事,又不是我。”老弟嘴里嘟囔着。我朝他做了个鬼脸。

    这一次,我的抗争以失败而告终。

    我19岁,他43岁。

    黑色的七月终于过去了。走出考场,我长吁一口气。接下来是填志愿。因为这件事,我和他又昏天黑地地吵了好几天,互不相让。我想去外省上大学,脱离他的控制。他则希望我在省内上学,理由是女孩子离家近点好。

    在那几天,我们见面就斗嘴。后来弄得老妈都烦死了:“你们再这样,就给我到大街上去吵。”我们只得马上闭嘴。

    到了填志愿的那天,他跟着我去了学校。一到学校,他就不见人影,后来我发现,他和我的班主任在一个角落里嘀嘀咕咕。再后来班主任找我谈话,说我报省内那所知名大学的中文系是最保险的。我晕倒!班主任居然被他收买了。

    这一次我又以失败告终。不过后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我23岁,他47岁。

    我刚刚遭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但我最终失去了我的爱情。那段日子,我不吃不喝,不和任何人交流,人瘦了一大圈。家里再也听不到我和他抬杠的争吵声。

    有天深夜,我感觉有人进了房间,他坐在床边,帮我把被子盖好。“孩子,我知道你心里难过,看见你这样不吃不喝,我更难过。从小到大,我都希望把你培养成一个自尊、自爱,自强、自主的女孩子。”他顿了顿。接着说,“你知道我和你母亲是多么心疼你、担心你吗?忘掉以前的一切,重新开始,一定会有更好的,更适合你的人在等着你。”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用这种语气和我说话,那声音明显苍老了很多,没了平时的霸道和强势。说完,他默默地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我感觉到他在抽泣。

    那夜,我哭得好伤心。

    第二天,我开始出现在饭桌上,依然和从前一样挑三拣四,但这回他没有指责我。我悄悄地瞥了他一眼,看见他脸上闪过一丝笑容。

    现在,虽然我离家在外工作,但我们的“战争”却依然持续着。只不过,现在我们不是面对面,而是靠一根电话线维系着“战争”。我依然喜欢和他抬杠;喜欢挑他写的工作报告中的毛病;喜欢在做错事情后先死不认账,然后道歉;喜欢和他煲电话粥,一煲几个小时;喜欢在某个深夜发条信息给他,上面只有五个字:“老爸,我爱你。”

    我心里清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他就像一盏航灯永远守候着我这艘航船。我一天一天地长大,老爸一天一天地变老。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老爸最最贴心的小棉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