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21年初中科学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试卷

为了探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以及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所需器材和药品进行实验。(器材和药品:量筒、氯酸钾、二氧化锰若干克)。

(1)、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20%来计算,现在要制取一瓶氧气体积分数为60%气体,请 你写出实验步骤。
(2)、以下该小组两位同学所做的实验记录:

小明同学是一次性先收集7瓶不同氧气体积分数的气体,然后逐一检验是否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结果记录,如表甲。

 

第1瓶

第2瓶

第3瓶

第4瓶

第5瓶

第6瓶

第7瓶

氧气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带火星木条

不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小王同学是先收集一瓶气体,检验它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分析后再依次收集下一瓶气体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乙:

 

第1瓶

第2瓶

第3瓶

第4瓶

第5瓶

氧气含量

60%

40%

30%

35%

32.5%

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好?并说出你的依据。

举一反三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收集到的氧气有时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兴趣,于是他对收集到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以单质形式存在;②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建立猜想】

(1)猜想:该气体为{#blank#}1{#/blank#}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小科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

A瓶:木条复燃

猜想成立

B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为蓝色

(2)B瓶中使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的实验目的是{#blank#}2{#/blank#};

【拓展解释】进一步查阅资料,一般认为加热混合物的反应机理如下: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3)实验发现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质量总小于加热前的质量,可能的原因是{#blank#}3{#/blank#};

【继续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小丽继续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换用排水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瓶。

C瓶:木条复燃

有氧气

D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没有氯气

(4)小组讨论后认为没有检验出氯气的原因是{#blank#}4{#/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