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味道

郭红英

    排在我前面的是两个奶奶,买了一大堆东西。收银员有点凌乱——毕竟是个新手,再说这个零食铺不像正规超市那样井井有条。她嘴里念叨着17,18,“是不是一共18件物品?你们看一下,还有没有?”

    “对的,没有了!”一个奶奶马上应声道。

    “不对!阿姨,我这里还有一瓶。”忽然一个小小的但很响亮的声音从下面传来。

    随即我从两个奶奶肩膀中间的空隙里,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举着手里的一瓶饮料递上柜台。

    奶奶在小女孩的耳朵上用力捏了下,并朝另一个奶奶看去,她们对视一眼,相视无奈苦笑。

    小女孩不满地叫起来:“你干嘛要捏我?好痛!”

    那个捏耳朵的奶奶回头朝我看看,小心里露着点尴尬。收银员迅速朝她们瞟一眼,什么也没说。

我假装没看见这一幕,只是看着那个小姑娘的背影。她稚嫩的小手还在揉着自己的小耳朵。

    放学回家,女儿给妈妈一张《小学生时代》的征订单子。

    “我不想订。”

    妈妈很吃惊,这几年一直都循规蹈矩地订着。“为什么?”

    “这杂志内容太少,而且都是些无用的插图,没意思。不如买几本书。”

    “还是订吧。你是班干部,不订的话,老师会有想法的。”

    “不会的!我们老师说了,自愿订。”

    “话当然是这么说——但是,你知道有时候老师也很为难的,征订数额不到的话,要重新发动。”

    “怎么可能?老师很明确地说了,是自愿的呀。”

    “哎,你小孩子不懂。有些时候这个‘自愿’是加了引号的。”

    女儿想了一下,摇头:“照你这么说,自由都是带着枷锁的吗?都是假的吗?”

妈妈忽然一惊。看着女儿桀骜不驯的眼神,那里还有一丝迷茫。成人的规则并不适合孩子。她说:“好,那就尊重你的选择。我们不订。”

    走出会议室接个电话。

    看到同事的孩子独自一人正在黑板上画画。

    “哇,画得好漂亮的小鱼呀!”我走过去赞美她一句。

    “阿姨,这不是鱼。”

    “哦,那是什么?难道是房子?”我想孩子的想象力都是极其丰富的。教育家说一个圆不能叫圆,在孩子眼里那是苹果,那是地球,那是圣诞老人的圆滚滚的身体。总之,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教师,我们千万不能呆板,要像孩子一样有千百种的念头,哪怕是看到一条笔直的线。

    “这是三角形呀。”

   我眨巴了两下眼睛。三角形吗?等等,我确实看到几个不太规则的三角形,但是孩子们不都是有奇思妙想吗?这难道不是她画的三角形的鱼的身体吗?

    “难道你忘了?,,她看我愣住的样子,连忙安慰我,“没关系,长大了有的东西会忘记的O”

    看着这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我忽然想笑,我真的忘了,我只记得教育家怎么说,却忘了                              

    三角形就是三角形,只是三角形。

(选自2016年1月8日《嘉兴日报》)

(1)、本文用数字作标题来提示段落和内容,其实,完全可以用最能表现孩子性情的一句话作为文段的标题,如第一则,可用“我这里还有一瓶’’作为标题。请仿照示例,为二,三这两则,各拟一个小标题。
(2)、根据提示,结合语境,揣摩下列句子中的细节描写。

①奶奶在小女孩的耳朵上用力捏了下,并朝另一个奶奶看去,她们对视一眼,相视无奈苦笑。(提示:一“捏”、一“看”,两个无声的动作里,有着奶奶怎样的心理?)

②妈妈忽然一惊。看着女儿桀骜不驯的眼神,那里还有一丝迷茫。(提示:女儿的迷茫是什么呢?)

(3)、阅读第二则、第三则,完成下列的问题。

①第二则里面写到“成人的规则并不适合孩子”,“成人的规则”指的是什么

②第三则作者写到“我真的忘了”,请在横线处补出“我忘了”的内容。

我只记得教育家怎么说,却忘了

(4)、请诵读文中三则故事,试着完成下面孩子和大人的对比。

    大人们虚伪,孩子;大人们世故,孩子;大人们,孩子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摸叶子

    ①船的螺旋桨,被渔民称为叶子。摸叶子,是指清理缠在叶片上的杂物。船行驶时,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常常被破渔网、海藻等杂物缠住,导致发动机熄火。于是就需要一水性好、身体壮、扛得住风浪侵袭、挡得住寒风肆虐的人,口衔尖刀,跳入海中,潜到水下,摸到叶子,割开缠绕的杂草断绳。在洋上摸叶子很凶险,因为有洋流暗潮,加上风大浪急,摸叶子的人很容易被潮流卷走,也容易被潮水挟持着,缠在叶子的破渔网、海藻里,一旦挣脱不开,就再也浮不上来了。

    ②我第一次见到哥摸叶子,是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傍晚,厚密的雪粒在海岛凛冽的风中,变成锋利的飞刀,割得脸庞生疼。放学路上,我不小心滑倒了,手掌被一块碎玻璃划破了。回到家,哥用热水给我清洗伤口,还到门口扯了几片草药叶,嚼了嚼,敷在上面,又用手帕包好,然后舀热水给我泡脚。哥帮我按摩着长冻疮的脚,他粗糙的掌心抚过我的脚底,痒得我咯咯直笑。爹去世后,我很少笑了。

    ③这时忽然有人在门口喊哥,让哥去摸叶子。哥边帮我擦脚,边应了声“好”,转身拿起父亲的旧棉袄,跟着那人去了。娘收工回来,听说哥又去摸叶子了,叹了一声:“作孽哟,这大冷的下雪天!”娘顾不上吃饭,忙着煮好姜汤盛在搪瓷杯里。娘用毛巾把它层层包好,又摘下头上的围巾紧紧裹上,匆匆出门。“我也要去!”我拉住娘的衣襟。娘看着我,欲言又止,顿了顿,说:“走吧。”

    ④天暗下来,风更急了,呼呼的风声,带着响哨,雪更密了,没头没脑地打在脸上,疼极了。娘一手拢着我,一手搂着那个包得严实的口杯,顶着寒风往码头去。

    ⑤码头上的人,看到我们,不待娘问,便指了指离岸不远的一艘渔船。不远处,一只小舢板摇过来载着娘和我靠上渔船后尾,娘趴在小舢板上,大声喊道:“程啊,上来喝口姜汤吧!”喊了好一会儿,水面漾开一圈圈涟漪,哥的头冒出来,嘴里衔着一把白晃晃的尖刀,脸冻成青紫色,嘴唇灰白。哥游过来,靠在船边,把刀子递给娘,就着娘的手,喝了一口姜汤,冲我笑了一笑。娘柔声说:“再喝点,娒伢(闽南语,小宝贝的意思)。”娘的眼里闪着泪花,声音也哽咽了。我看着整个身体还在海水里泡着的哥,心里像堵了块石头,慌慌的,想哭,却不敢哭。哥对娘说:“没事,就好了,不用等我,这么冷,带妹妹先回去吧。”说着,接过刀子,游回刚才冒头的地方,消失在海面上,海面只剩下一个个起伏不定的波浪,像狰狞的兽,一圈圈打着转,仿佛在吞噬猎物。娘搂着我,紧紧地,生怕我丢了似的,眼睛紧盯着哥消失的海面,嘴里不停地轻唤着“娒伢娒伢”。

    ⑥摇舢板的大爷坐在船尾吸着旱烟,嘴里嘟囔着:“造孽哟,造孽哟!”哥冒了几次头,又几次消失,终于,哥又从水下冒出来,双手僵硬地划着水,缓慢地向我们游来。娘放开我,扑到船边,尽可能地把手伸向哥,哥把手搭在娘的手上,娘拼尽全力把完全脱力的哥拉上舢板。渔船上的人把哥的衣裳扔过来,娘拣出爹的旧棉袄,披在哥的身上,又解开自己的棉衣,把浑身发抖的哥搂进怀里,示意我把姜汤端给哥喝。姜汤送到哥唇边,哥好像连喝姜汤的力气都没有了,姜汤含在口中,老半天吞不下去。好久好久,哥才喝完了姜汤,我端着瓷杯的手冻麻了,杯子咣当一声掉在船板上。我用双手包住哥的手,送到唇边,使劲地哈气,哥的手冰得像冰棍,让人本能地想弹开,却又本能地想紧紧地包住。

    ⑦摇舢板的大爷把我们送回岸边,对娘说:“艮嫂,别让孩子做这个了,太受罪了,小小年纪,落下病可不是玩的。”娘已说不出话来,点点头,又点点头,泪,流了下来。

    ⑧因为娘不同意哥去做这么危险的活,哥每次都偷偷地去,每次疲惫不堪地回家,娘就边哭骂哥不听话,边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默默流泪,让我烧姜汤,拿火盆子,为哥搓手脚,直到哥不再浑身打哆嗦。

    ⑨就靠着哥的“不听话”,家里的日子才过得下去,娘的病才有钱治,我也才能坐在书桌前,没有跟那些贫困家庭的女孩一样,早早去打工,早早就嫁人。哥身上伤痕累累,他小小年纪,就患了极严重的风湿病,每到阴天,就痛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⑩因为哥,一听到“摸叶子”三个字,我就条件反射似的打哆嗦,手指上、膝盖里好像有无数针尖在扎,心中有一股子寒气嗞嗞而出。

(作者:施立松。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①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②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 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16岁那年,我看见了妈妈的眼泪

叶繁华

①我上初三那年,我们学校正在和县城的另一所初中争升重点高中的学生名额,所以对我们的学习要求格外严格,除了晚自习时间增加了一个小时、作业多了一倍以外,每个边缘生的家长每周都要来学校与班主任进行一次沟通。

②所谓边缘生指的就是那些努力一下就能踏进重点高中大门,堕落一下就会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的卡在边缘分数线上的学生。

③而我,就是众多边缘生中的一个。所以那段时间我妈似乎重回到了校园般,几乎每天都要找个时间来学校和我们班主任进行一番关于我学习的交谈,内容小到今天上课睡觉,大到月考化学成绩没及格。但好在我妈是那种对我持以“鼓励式教育”的人,很多时候我犯错了我妈也都是温柔地指出我的错误让我反省,那些皮肉之苦我从来都是“无福消受”。

④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下来的时候,我妈再次被请到了学校。办公室里,老班显然对我这次的成绩很失望,言语之间尽是无奈和绝望,“放弃”二字从她口中说出的时候,我看见妈妈一把就抓住了老班的手,摇着头说:“老师,这孩子就是贪玩,您可不能给放弃了啊。”老班有一瞬间的错愕,随后像是倒苦水似的说起了我是怎么在她的关照下成绩一点点下降的。我站在一边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观赏着这场“情景剧”,丝毫不觉内心有何波澜。

⑤谈话结束后,妈妈从老班那里要走了一张成绩单。老班显然对我妈的认错态度很满意,出门后还不忘嘱咐我:“回家好好和你妈聊聊。”我点了点头,却在转身那一刻用力地翻了个白眼。我妈拍着我的肩膀,不住地点头:“老师,回家我一定好好教育她。”

⑥走廊的风一阵又一阵地吹过来,我妈一边低着头看成绩单,一边还不忘回头继续对着老师点头哈腰地道别,深秋的风把我妈的头发吹成了一个鸟窝,我妈就那样不发一语地缓慢地走出了教学楼,没有说我一个“不”字。我站在教学楼门口目送着我妈瘦小的背影慢慢地融进翻滚的秋风中,心里像是也被这萧瑟的秋风吹过一般,有些清凉,有些凌乱。

⑦那天晚上放学回家后,我妈依旧没有教训我,甚至做了我最爱吃的排骨。饭桌上,我妈努力地从脸上挤着笑容,不停地给我夹着菜让我多吃点儿。我低着头扒着碗里的饭,悄悄地抬眼去看我妈的脸色,生怕她下一秒爆发会直接把碗甩过来,但她没有。直到最后我吃完饭回了房间,我妈也只是切了一盘水果送进房间里,没教训我也没打骂我。

⑧我以为我妈的气已经消了,这件事也就此翻篇了,整个人开始放松了下来。把妈妈切好的一盘水果吃了个精光后,我开心地爬上了床。

⑨半夜,我尿意难忍,起身上厕所,迷迷糊糊间瞥到妈妈房间里的灯还亮着,用力地挤了两下眼睛,我顺着门缝,努力地向里面观望着——昏暗的床头灯发出橘黄色的光,妈妈低着头,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不住地抽泣,肩膀一耸一耸的,泪水一滴一滴地沉重地掉落下来,膝盖上平铺着我的成绩单……

⑩那一瞬间,我只觉得全身的困意都消失了,窗外的月光那么凉,那么亮,妈妈沉甸甸的泪珠打在我的成绩单上,也打在了我的心头,像是刚刚淋过一场瓢泼大雨,我的内心冰冰凉凉的。

⑪我强忍住想冲进屋安慰妈妈的冲动,踮着脚动作缓慢地转身回了房间。

⑫那是我出生十几年来第一次见到妈妈流眼泪,爸爸去外地工作时她没哭,姐姐嫁人时她没哭,又或者她都哭了,只是没让我看见。可是这一天,妈妈的泪水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我的眼前,我只觉得胸脯里像是塞了一大团棉花似的,呼吸都变得困难。

⑬第二天起床后,妈妈已经收拾好了情绪,依旧笑容满面,我假装没看见她眼下厚重的黑眼圈,一如往常地吃饭。

⑭从那天之后,我的叛逆期就结束了。我开始无比认真地面对中考,无比勤快地学习。妈妈被叫来学校谈话的次数也慢慢地少了起来。老班对我的改变也惊得目瞪口呆问我怎么突然之间浪子回头了。我笑了笑,没说话。

⑮如果你也曾看到无所不能、无坚不摧的妈妈曾因为你的叛逆一个人在夜里手足无措地默默哭泣,我想,你也会思绪万千,也会于心不忍,也会浪子回头。青春已然成长,我不想再让她受伤了。

阅读

地球还会转动多久? 

[英]格拉肖

①你们想从我这儿知道,地球还会转动多久?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

②我们最好想象一下三个球状体,其中的一个是地球,一个是月球,还有一个是太阳。三个球自身都在转动,此外,它们还不停地在所谓的公转轨道上活动着。地球绕着太阳转,转一圈就是一年。月亮绕着地球转,转一圈大约是4个星期。太阳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转,这个中心是一个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空间,这一转动大约要转25000万年。

③在这里我要强调一遍:在宇宙中有许多我们无法解释的事物。我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许多这样的事物我们也许将永远理解不了。但总是有很聪明的人,他们研究我们的世界,并且已经发现了某些有关这个世界的秘密。其中的一个人是艾萨克·牛顿。他曾发现了运动定律:一个坚硬的、固态的物体在作直线运动时,若没有遇到阻力,它绝不会停止运动。这一定律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这个物体是固体。可是我们的地球不是。你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一块夹心巧克力糖,它由好几层组成:一层液态的核,一层中间层,一层外套,一层表皮,以及罩在四周的一层外壳——这就是我们上空的空气层。地球的表皮层是我们的“夹心巧克力糖”各层中最薄的一层,其中的70%被水覆盖。最大的水面是四大洋,它们有落潮和涨潮。我希望在我继续讲述之前,你们先做一个实验:拿一只大塑料碗,将它装满水并摇晃它。如果你们现在试图移动这只碗,你们就会发现,你们所用的力气要比水在碗里静止不动时更大。

④我们的地球在慢慢地耗尽力量,因为它必须带着所有这些因落潮和涨潮而晃动着的水不停地转动,所以它越转越慢。并不是慢了很多,也许每年只慢几分之一秒。在先前存在恐龙的年代里,地球转动得更快。当时一天只有大约23个小时,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一天将会有25个小时,然后26个小时,如此等等。

所以总有一天,地球会停止不动。现在你们不必害怕,因为这还要经过无限长的时间,才会发展到这个程度。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月球也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同样也起一种作用:它越来越远离地球。它的引力减弱了,因为它也自转得慢了。

⑤所以,地球越转越慢,月球越离越远。在我们的未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只能想象。物理学家认为,月球在脱离它现在的轨道后将重新回归地球。因为月球越来越接近太阳,太阳将把它重新送回来。这一点你们还就得信我的,这一切我曾进行过长期的研究。

⑥月球将极其危险地接近地球,巨大的引力将作用于月球,使它破裂。它的所有破裂的部分将会雨点般地落在地球上,并毁灭世界。你们现在大可不必为你们的家人或朋友担心,因为还得过无数个百万年,事情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我相信到那时,人类早就找到了一个新的宇宙,其中有另一个太阳,另一个地球和另一个月球。人们有可能到那里去。这将会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是我们毕竟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它。

(选自《新语文读本》,有删节)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 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