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六单元评价检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故不意也:

②长跪而之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范仲淹以言事。在多论司谏高若独以为当修贻书贵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疑夷陵时,无以自 ,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数,于是仰天叹回:“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修幼失父,母尝谓回:“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 , 屡度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①司谏:官职名称。②使:指范仲淹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职位。③台谏: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④官书:官附公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