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初中语文基础练习

文言文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选自《饮酒》)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

蕃:

②亭亭净

植:

乎众矣

宜:

庐在人境

结:

⑤飞鸟与还

相: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填写下表。

篇  目

描写景物的句子

表现作者的生活态度

《爱莲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饮酒》

超脱世俗,热爱自然

(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爱莲说》中说菊花是“花之隐逸者”,这从《饮酒》中哪句能体现出来?

②《爱莲说》中作者写“菊花”和“牡丹”有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②今虽耄老 , 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③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④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 , 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注释:①耄(mào)老:年老。八九十岁的人称耄。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②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③缀:这里意为“跟随”。④谬称:不恰当地赞许。这是作者的谦词。⑤县官:这里指朝廷。⑥廪(lǐn)稍: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⑦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⑧贽(zhì):古时初次拜见时所赠的礼物。⑨诋:毁谤。⑩际遇之盛: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⑪骄乡人:对同乡骄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