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嘉定区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美文阅读。

神奇的克隆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亳毛立刻变成了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这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 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1)、短文介绍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中不包括(    )
A、马铃薯 B、柳树 C、仙人掌 D、玫瑰花
(2)、“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分类别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起了什么作用?(    )
A、总述作用 B、承上启下 C、归纳作用 D、总结作用
(4)、克隆技术有着哪些诱人的前景呢?(    )(多选)
A、挽救一些濒危物种。 B、培植人体器官。 C、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 D、使恐龙重生。
(5)、“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一句中“装配”的意思是移植,如果把“装配”一词直接换成“移植”,好不好?为什么?
举一反三
荷花之谜

盛夏荷花,娇艳盛放。它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非也。经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械”。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晚间,花瓣关闭,待在温暖的花朵里的昆虫欢悦得很;第二天清晨,荷风送香,身上沾满了花粉的昆虫立即可以起飞,不必先晒太阳(许多昆虫的起飞需要30℃以上的胸廓温度),从而可避免成为敌人的猎物。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这颗莲子和其他6颗莲子一起是从中国古代一个枯竭的荷塘里被发现的。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是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于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选自《生物奇趣》)

满头大汗的滴水观音

①植物蒸腾这种出汗现象虽然经常出现,由此排放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却是无色无形的。但是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有些植物真能汗流浃背呢!这些植物里面,最典型的要数滴水观音了。在潮湿的早晨,我们就会看到有水珠从它们的叶片上渗出,滴水观音也因此得名。科学家们给这种出汗过程起了个名字,叫吐水现象。除了滴水观音,番茄、小麦、燕麦等植物都存在吐水现象。

②像我们人类的汗液一样,这些植物出的汗水主要成分就是水。除了水,这些汗水中可能还溶解着糖、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其他成分。当然,这些成分的含量甚微。

③为什么植物要吐出这些对自己很重要的水呢?这主要是因为植物在潮湿环境下,蒸腾作用会大大减缓。为了保证体内的水分平衡,植物必须把多余的水分从叶片上排出去。

④除了“出汗”,湿热地区的植物叶片还配备了自己的速干设备。因为在这些地区,如果叶片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的话,就很容易被真菌感染。比如莲藕叶片上就有纳米级的茸毛,所有雨水都会变成圆圆的水珠,从叶片上滑落。为了加速雨水的排泄,很多植物叶片都长出了修长的尖端叶尖。其中,以菩提树的叶尖最为明显。这个叶尖的功能就是让水分尽可能地聚集于此,并滴落到地面上去,称得上是高效的速干装置了。

太阳大气层

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光球层厚约500千米,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我们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几乎全是由光球发出的。光球球面上很不平静,气体不断地上升和下降,像海洋中起伏的波浪一样。由于这种上升和下降的运动,太阳表面看上去像有米粒。从地球上看,米粒很小,但实际上单个米粒的直径平均约为1400千米,寿命只有几分钟。米粒运动就好比水壶里沸腾的水,旧米粒刚消失,新米粒就又形成了。在光球层还分布着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最常见和最容易观测到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因为太阳黑子的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约1000~2000开,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

从光球层表面到约2100千米高度为色球层。它得在日全食时用色球望远镜才能观测到。色球层上玫瑰红色的气体如烈火升腾,称为日珥。日珥的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0万千米,高约3万千米,厚约5000千米。①日珥的形状变化万千,有的像浮云,有的像喷泉,还有的像圆环、拱桥、火舌、篱笆……日珥的数目和面积都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且随黑子相对数而变化。

色球层之外为日冕层,它延伸到数倍太阳半径处。日冕也得在日全食时或用日冕仪才可观测到。这里是太阳风产生的地方。通过太阳风,太阳平均每小时要把3000吨左右的物质抛向宇宙。②太阳风的速度通常保持在每秒350~450千米,是地球风速的上万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