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课时素养检测四 中古时期的亚洲(30分钟 50分)

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计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 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 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译本,连同自己的 文化成果输往欧洲,从而奠定了西欧新文化的基础。与此同时,阿拉伯人还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及其帝国无愧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之美誉。

——摘编自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 》

材料二

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探索了一条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实 现现代化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列宁提出的先夺取政权,然后在苏维埃先进制度的基础上 赶上西欧文明,讲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还直接推动了东方各国民族解 放运动的发展……它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建立了一条新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战线,使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

——摘编自黄宗良《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材料三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潮,构建 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谋求与 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宏大战略倡议;同时也是新时期我国践行“奋发有为的 大国外交”,打造“紧密朋友圈”和“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引领新时代全球治理、营造新型国际秩序的宏大战略布局。

——摘编自王海运《中国全球战略中的“一带一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如日中天,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是当时政局松散的西欧所无法比拟的,文化的对外传播是阿拉伯帝国强盛的标志,也是必然的结果。阿拉伯人珍爱典籍和书籍,达官贵族出资兴建图书馆,伊斯兰教也鼓励教徒学习知识。阿拉伯学者们翻译了大量古希腊的古籍,涉及天文、文学、社会、医学等领域。特别重要的是,阿拉伯哲学在世界观上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知道宇宙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这些典籍流传回欧洲后,典籍中的各种思想伴随着阿拉伯翻译者和学者独特的见解和注释在欧洲理性的土壤上开出了绚烂的花朵。欧洲人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也为后来的大航海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殷实《论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对外传播》

材料二  儒家思想及其典籍传入欧洲各国后,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及欧洲思想界对中国认识的分歧,在西方世界形成了所谓“颂华派”和“贬华派”之间的争论。这种争论对西方的思想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进而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伏尔泰是典型的“颂华派”,在他的《风俗论》中对中国的制度赞赏有加,他指出中国的体制比同时期的亚洲很多国家都要优秀。孟德斯鸠则是“贬华派”在法国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中国的制度在孟德斯鸠看来没有明确的限制君主的法律和机构,但在伏尔泰看来,中国君主自身大都是道德高尚之士,他们都会按照正确的方式行事,也就不再需要实际的制度限制了。其实,两派都是借助中国和儒家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摘编自何岩巍《儒家思想在欧洲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