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20年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暨中考二模)试卷
(写作助手)(1)你可以任选一图或组合图片,链接生活,叙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2)你可以比读图片,针对所反映的现象,反观社会生活,提炼观点,展开你的论述。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①时光就像一个小偷,慢慢地偷走那些曾经的美好,回首过往,有太多珍贵的人事物值得我们去留住。把纯真留住,让这个世界保持简单纯粹的美好;把童年留住,不要让那一抹天真的笑颜逐渐褪色;把那一份绿意留住,不要让生活的诗意随着季节的更替而消泯……
请以“把 留住”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②请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8月21日上午,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国女排3-1击败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度夺冠,重登荣誉之巅。一时间国威大振,万人空巷,争相庆贺。有人曾经问过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眼中坚定。
有一条鱼,一直很想了解陆地上的事情,却因为只能在水中生活而无法实现。他与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后,便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讲述了他的见闻。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事物,鱼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了想象,但所想象的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人被想象成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牛是头上长角的鱼……
其实,人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对新事物的认知,离不开已有的经验,又常受制于已有的经验。所以,要想真正认知新事物,就必须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经验。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要求:①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例写人;②写出人物个性的动作和语言
观点一:“鸿鹄”不是生僻字,对于重大仪式的致辞,事先应精心准备,作为北大校长念错字实在不应该。
观点二:人无完人,古往今来汉语发音变化太大了,谁还没有念错字的时候。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是学语文出身的,对此我们不能太苛责。
事后,林校长在北大未名BBS论坛上发文,诚恳地向学生致歉,体现了反躬自省的态度。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如果告别意味着分离,那就让我们以约定再见的积极心态去告别,期待下一次相遇,你见到的是更好的、更成熟的自己;如果告别意味着改变,那就让我们以养成一个新的好习惯的方式去告别坏习惯,用时间和新兴趣磨炼出新的自我;如果告别意味着释怀,那就让我们以接受现实、不再沉溺于悲伤的心态去告别,把碎片凝结成回忆,奔赴下一趟旅程……
⑴请以“告别”为话题,书写我们成长旅程中有关“告别”的记忆,我们与谁相遇,又为何告别?如何告别?在告别中我们收获了怎样的风景和体验?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⑵上面的语段耐人寻味:在告别中嗅到突破的可能,在告别中闻到新生的气息……它能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