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年高三三模试卷
材料一:
2005年的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浙江安吉余村调研,当听到村里下决心关掉了石矿,停掉了水泥厂,习总书记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称这是高明之举。他说:“一定不要再去想走老路,还是要迷恋过去那种发展模式。所以刚才你们讲到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九天之后,习近平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栏目中发表短评,论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评论还指出,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摘编自周宏春《深刻保护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材料二:
2012—2018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单位:万吨)
材料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对此,他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巨大贡献,所取得的成就让海外专家赞叹。
“中国有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战略非常好”,瑞典专家埃肯格伦认为,中国在改变依靠煤炭和石油的能源结构,太阳能和风能的增加是一个好的迹象,有助于能源结构转变。交通运输领域是二氧化碳排放较多的领域之一,中国在该领域正通过引进更多的替代燃料来调整。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理论专家李薇认为,中国在环境保护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水土污染防治、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等都反映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正逐步得到重视和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展现了中国政府提倡绿色发展的使命感,对指导生产方式,带动社会生活观念改变起到关键作用。”
(摘编自常红等《“美丽中国”图景赢得世界赞赏》)
材料四:
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单龙寺镇的屋脊山地处大别山区腹地,群山环绕,脚下是佛子岭水库。每年四月,漫山盛开的映山红点缀在随山峦跌宕起伏的云海中,引得众多摄影家和游客前来拍摄游玩。
一批批摄影人士因屋脊山的秀丽风光聚集于此,也促使当地政府开始以摄影为名片,打造摄影家村,发展乡村旅游。
据镇党委书记汪明勇介绍,自2017年10月以来,该地投入2200多万元建设景区,开辟登山步道、建设摄影观光平台、将废弃校址改造为摄影主题的民宿,并开展以摄影为主题的展览,举办摄影比赛。
“我们希望依托当地的美丽风光,发展乡村旅游,汇聚人气,带动周边村民的发展。”汪明勇说。
对农家乐主人刘大平来说,发掘“美丽经济”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往年这里无人知晓,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我们的农家乐一个月最多能赚万元。”
汪明勇介绍,随着游人日益增多,去年一年镇里新开了26户农家乐和民宿,目前总量达到46家,直接带动681名贫困户就业。而以往滞销的当地土特产也随之找到了销路。“往年全镇每年产出630吨干茶,去年增至1000吨,茶叶大户通过卖给游客茶叶年均增收近15000元。”
在距离单龙寺镇不远的太阳乡百亩花海同样引得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大片的福禄考、玫瑰花在风中摇曳,为这个偏远的山区村庄带来了车辆和人流。作为太阳乡的招商引资项目,当地农民的418亩土地,种植了不同花期的鲜花,建立了大山里的“普罗旺斯”。
去年,随着花海民宿的建成,村民周霞又找到了在民宿里做客房服务的工作,打扫客房卫生。“就近打工,既方便又能照顾家庭。”周霞说,自己的日子也如同盛开的鲜花一样灿烂。
(摘编自《“美丽经济”助力大别山区脱贫》)
材料一:
为进一步摸清全国中医馆(国医馆)的实际布局与经营状况,有关方面在市场上进行了大范围的普查,详细了解了各地中医馆状况。
全国中医馆样本数据
中医馆所有制类型 |
数量 |
占比 |
连锁药店下属中医馆 |
132 |
22.8% |
社会单体中医馆 |
283 |
49.0% |
社会单体中医诊所 |
95 |
16.4% |
社会连锁中医馆 |
48 |
8.3% |
中医院下属中医馆(中医诊所) |
20 |
3.5% |
总计 |
578 |
100.0% |
(摘编自《2018年中医馆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材料二: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医药法》已颁布实施,但是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地位并未充分体现,歧视中医药、歪曲中医药、排斥中医药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中医药“被质疑、被辅助、被限制、被停用、被淘汰”等寒流阵阵来袭,这反映对中医药的认知误区尚存。其一是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尤其是中药注射剂。而据国家药监部门发布的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药不良反应数量占比一直在17%上下,仅为化学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四分之一。且许多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并非药物本身所致,而是缺少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以及不合理使用等导致的。其二是将中药主要作为辅助用药。其三是临床中以现代医学思维模式来使用中药,普遍存在按病种选药和辨证施治经验不足的问题。
(摘编自《以高质量标准化突破困境》)
材料三: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方式,几千年来造就了一批批名医。现行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制度均要求考西医,民间医生大都因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考试关。目前全国2800多家等级中医院没有一家是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查病,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测与化验;断病,主要靠化验单数据来判定;处方,主要按西医思维与理论来开方治病;抓药,则是中药西药并用、中药西药互见;验效,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验治疗效果。
60年代以来培养的多数中医已不大会运用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必须借助西医仪器才能诊疾断病。另一方面,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大量购买西药与医疗仪器设备,西药进出医院的价差大、仪器检测化验费贵,医生靠它创收,医院不仅靠它赢利,还靠它上等级。
(摘编自《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报告》)
材料四: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陈百灵认为,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教育在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推进内涵式发展和强化中医原创思维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陈百灵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中医药院校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她建议允许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通过自主招生等途径,招收有中医家传背景或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药学、有较大中医药发展潜力的学生,以及吸引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生学习中医,提升中医药生源质量。改革现有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坚持以中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学为主,整合西医课程,优化非专业课程,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理论学习。
此外,提升中医临床教学水平也是陈百灵十分关注的问题。她鼓励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教学名师为本科生授课,支持中医药院校专任教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让老师用丰富的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和自身的成长感悟教育学生,提高学生对中医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摘编自《陈百灵:为传承中医药事业提供人才支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