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解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1 眼与视觉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眼睛发生病变。据调查统计某省初中生视力不良(主要是近视)检出率为78.62%,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保持眼睛的健康。如图是眼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上面诗句中的“白水银”指的是图中[
]
。
(2)、
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容易导致睫状肌的调节负担过重,[
]
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到了[
]
前方,形成近视。
(3)、
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刚救出的伤员需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突见光亮后[
]
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容易被灼伤。
(4)、
俗话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这是因为眼睛角膜里分布着丰富的
。
举一反三
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
构成眼球壁中膜的是( )。
如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重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眼球中的{#blank#}1{#/blank#}能进行调节,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眼球中的{#blank#}2{#/blank#}能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的量。
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线经过{#blank#}1{#/blank#}、{#blank#}2{#/blank#}和{#blank#}3{#/blank#},最后到达{#blank#}4{#/blank#}。{#blank#}5{#/blank#}和{#blank#}6{#/blank#}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blank#}7{#/blank#}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blank#}8{#/blank#}、{#blank#}9{#/blank#}的实像。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2 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同步训练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一模)科学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