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目前全世界的镍(Ni)消费量仅次于铜、铝、铅、锌,居有色金属第五位。镍常用于各种高光泽装饰漆和塑料生产,也常用作催化剂。
(1)、Ⅰ.(镍粉制备):

工业用电解镍新液(主要含NiSO4、NiCl2等)制备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并利用其制备镍粉的流程如下:

反应器中的一个重要反应为3NiSO4 + 3Na2CO3 + 2H2O = NiCO3·2Ni(OH)2 +3Na2SO4 + 2CO2↑,生成的气体直接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是

(2)、物料在反应器中反应时需要控制反应条件。

分析上图,反应器中最适合的温度及pH分别为、8.3。

(3)、生产中,pH逐渐增加,生成Ni(OH)2含量也相对增加,则生成的碱式碳酸镍晶体中,镍的含量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操作2含过滤、水洗、95%酒精浸泡、晾干等操作。其中使用95%酒精浸泡的目的是
(5)、Ⅱ.(测定碱式碳酸镍晶体的组成):

为测定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及装置:

(资料卡片)

①碱式碳酸镍晶体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NiO、CO2和H2O

②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H2O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准确称取7.54g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分别称量装置C、D、E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a,加热装置B至装置C中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a,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分别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⑦根据数据进行计算(相关数据如下表)。

装置C/g

装置D/g

装置E/g

加热前

250.00

190.00

190.00

加热后

252.16

190.88

190.00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实验过程中步骤③鼓入空气的目的是。装置A的作用是

(6)、计算7.54g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完全分解中镍元素的质量。最终通过计算得到了碱式碳酸镍晶体的组成,x:y:z=
(7)、(实验反思)

另一小组同学加热时在酒精灯上加了铁丝网罩,实验结束后,称得装置B中残留固体质量明显偏大。经查阅资料发现:在温度控制不当导致温度过高时,NiO会部分被氧化成Ni2O3。 该组同学称得的残留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 4.5g          B 4.6g          C 4.98g        D 5.2g

举一反三

实践小组对我市“家用燃料随时代发展产生的变化”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

(1)蜂窝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则其燃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多选,填字母)。

A. 液化石油气不慎泄露造成火灾时,应立即开窗通风
B. 煤球制成蜂窝煤可以增大其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C. 家用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往往安装在高处,说明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大
D. 高层住宅失火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说明水能降低着火点

任务二:探究天然气的燃烧产物

【查阅资料】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②CO能使新鲜鸡血变为桃红色;③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出问题】

(3)天然气充分燃烧会产生哪些物质?

猜想Ⅰ:CO2和H2O;猜想Ⅱ:________和H2O;猜想Ⅲ:CO2、CO和H2O;猜想④SO2和H2O,丽诗同学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

【进行实验】

(4)填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1:验纯后,点燃天然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天然气燃烧产物有________

步骤2:将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导出,通入澄清石灰水

________

猜想1或3成立

步骤3:将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附气体导出,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猜想1成立

【反思与评价】

(5)当天然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偏黄,锅底容易变黑,结合反应相关物质思考,锅底的黑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

任务三:认识燃料变迁的意义

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近年来果蔬洗涤盐成了厨房中常见的一种清洁用品。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品牌果蔬洗涤盐的性质及成分展开项目式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检测果蔬洗涤盐溶液的酸碱性

取适量果蔬洗涤盐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

任务二:探究果蔬洗涤盐的成分

【查阅资料】Ⅰ、钠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

Ⅱ、 , 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

Ⅲ、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

(1)【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①取一根打磨好的细铁丝,蘸取该品牌果蔬洗涤盐,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观察到火焰呈{#blank#}1{#/blank#}色

果蔬洗涤盐中含有纳的化合物

②取适量洗涤盐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洗涤盐中含有碳酸钠

(2)【讨论交流】西西同学对以上实验和结论提出质疑,认为洗涤盐的成分不一定是碳酸钠,原因是{#blank#}2{#/blank#}。

(3)【猜想假设】他提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碳酸钠;猜想二:碳酸氢钠;猜想三:{#blank#}3{#/blank#}。

(4)【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Ⅰ:取一定量果蔬洗涤盐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blank#}4{#/blank#}

猜想三正确

步骤Ⅱ:另取少许果蔬洗涤盐溶于水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请写出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5{#/blank#}。

任务三:测定果蔬洗涤盐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5)【定量计算】为了测定该品牌果蔬洗涤盐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装置B中玻璃管内放有果蔬洗涤盐。(假设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气体吸收剂足量)。

充分反应后,装置D增重 , 则该果蔬洗涤盐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blank#}6{#/blank#}。

(6)【实验反思】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blank#}7{#/blank#}(填字母序号)。

a.去掉装置A       b.去掉装置E        c.实验过程中不向装置中通入空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