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天津市西青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查阅资料】
HCl+AgNO3═AgCl↓+HNO3 , 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这个反应在化学上用于检验和鉴别.
【提出问题】测定黄铜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先将黄铜在热碱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除去表面的油污.然后再放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blank#}1{#/blank#} . 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干燥,取少量研碎,称取质量为ag.
②将ag试样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使其充分反应.
③将小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blank#}2{#/blank#}(请将此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④称取固体的质量为bg.
⑤计算出黄铜中锌和铜的质量分数{#blank#}3{#/blank#} ;
【拓展探究】
①重复【设计并进行实验】步骤1.
②将ag试样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1)锌和硝酸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lank#}4{#/blank#} .
(2)在步骤1中,若试样用蒸馏水洗涤之后,不干燥,则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将{#blank#}5{#/blank#}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3)同学们对蓝色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只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②溶质为{#blank#}6{#/blank#}
(4)设计两种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
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 | 铜丝表面无变化 | 猜想①成立 |
{#blank#}7{#/blank#} | 猜想②成立 | ||
方案二 | {#blank#}9{#/blank#} | 猜想①成立 | |
{#blank#}10{#/blank#} | 猜想②成立 |
【提出问题】二氧化氮是否具有助燃性?
【查阅资料】
①蓝色的硝酸铜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
②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大于氧气的密度,在低于室温时变成液态。
③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的固体。
【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现象: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成{#blank#}1{#/blank#}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带火星的木条{#blank#}2{#/blank#}。
【实验结论】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
【反思与评价】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blank#}3{#/blank#}。
小刚认为利用如下补充实验可以证明NO2具有助燃性。
【实验改进】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①:如图2,在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接冷却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硝酸铜分解产物中有{#blank#}4{#/blank#} |
步骤②:取出图2中U型管,恢复到室温,待U型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型管中 | {#blank#}5{#/blank#} | NO2具有助燃性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监控氧气气流速度 | 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 验证某气体含有氢元素 |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实验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blank#}1{#/blank#}。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blank#}2{#/blank#}。
(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blank#}3{#/blank#}。
(3)观察到{#blank#}4{#/blank#}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blank#}5{#/blank#} |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6{#/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