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在说话》(节选)

大自然母亲篇

蒋雯丽

有人称我为大自然,也有人,叫我为大自然母亲。我已经度过了四十五亿年,是你们人类存在时间的两万两千五百倍。我并不需要人类,人类却离不开我。是的,你们的未来取决于我,如果我繁盛,你们也将繁盛,如果我衰败,你们也会衰败,甚至更遭。我已经存在了亿万年,我养育过比你们强大的多的物种,也曾让比你们强大的多的物种,因饥饿而死亡。我的海洋、我的土地、我的河流、我的森林,他们都可以左右人类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人类啊,你们想怎样度过每一天?在意我,或者忽略我,我并不在乎。你们行为决定你们的命运,不是我的。我是大自然,我将继续存在,我随时都在进化,而你们呢?

土地篇

陈建斌

我是土地,我在高山上,山谷中,农场里,果园间。没有我,人类无法生存,而你们,却把我看的一文不值。你们可曾意识到,我就好像这地球的皮肤,只有薄薄的一层,我也是有生命的。你们的食物能够生长,全靠我提供丰富的营养。但是我被你们过度利用、过度开发、被侮辱、被损害。就是因为你们,我只剩下不及一百年前一半的厚度。你们注意到了吗?我正在逐渐化为一片荒芜,或许你们能够对我多一些尊重吧。我猜,你们不想饿肚子,对吧?

水篇

周迅

我是水,对于人类来说,我司空见惯,理所当然。但是,我是非常有限的,而人类的数量,却每天都在增长。我化身为雨水,落入山中,流进小溪与河流,最终汇入大海。让我回到起始的形态,有时需要一万年的时间,然而对于人类来说,我只是水,就应该存在。如果人口再增加几十亿,人类还能找到我吗?他们自己又将如何生存呢?人类为了争夺各种资源而陷于战争,未来,他们是否会为了争夺我,而又发起战争呢?那倒也是一种选择,但并非唯一的选择。不过对人类来讲,我只是水,存在,只是理所当然。

山篇

冯小刚

我是山。我是自然界最古老的圣殿。我的冰川河流,为你们提供维持生命的水。我的森林,你们的树木,为你们提供新鲜的空气。我清晰地看到,你们对这个地球的所作所为。曾经,你们来到我的森林,只为享受身心的宁静。攀登到我的顶峰,只为获得心灵的启迪。如今,你们一味地从我这里获取利益。看看吧!你们趁一切还有可能。要知道,有一件事,我看的非常的清楚,那就是,你们正在靠近悬崖的边缘,而悬崖的下面,乱石密布。

花篇

汤唯

我是花,人们常说我很美。我知道,你们喜欢我,迷恋我,我的外表。但是你们别忘了,没有我,生命无从谈起。想想看,谁在哺育你们?是我。每个水果来自于我,每颗麦子也来自于我,每个土豆,每粒米,都来自于我,难道不是么?有些时候,你们的心灵也会需要我:当你无法表达的时候,我可以轻而易举的帮你说出,对不起,还有我爱你,那些不朽的创作,我更是你们灵魂的源泉。可惜,即便如此,你们仍然低估了一朵美丽的小花。有没有人告诉过你,我没了,你们也就没了。

家园篇

张艾嘉

我是家园,我是你温暖舒适的源泉。我为你和家人遮挡风雨。请看清我是谁。家园,温馨的家园。我是你的避难所,我承载着你,是助你稳固的基石,是让你躲避风雨的墙垣,是一直保护你的屋顶。我就是你的家园。可是,如果你不在乎我,我也将无法照顾你。

天空篇

陈冲

抬头看,我在这里。我是天空,天衣无缝。我散发温暖,保护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风起云动雨飘,甚至狂风暴雨,都由我掌控。没有我,你将受尽烈日煎熬。我是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但你却害我奄奄一息,失去平衡,充满污染。其实我,比你所想的要脆弱。经历了数百万年,才完美调整好适应你用的空气、温度和气候。现在,你用汽车、工厂、灰尘将我逼向绝境,却反向我抱怨台风、龙卷风为何更密更狂。天,更多不测风云。这里久旱不雨,那里雨水泛滥。炎夏更炎,寒冬更寒。我已无法自控,算了吧。来日给你们展现我的剧变吧。最后,天是不会塌下来的,给我几千年吧。以往大秧大祸,我都有力回天。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你。记住:命,由天定。

【注释】以上是《大自然在说话》公益系列短片解说词的节选。短片由苹果公司广告人Lee Clow为保护国际基金会创意制作。该系列片自2014年10月在美国发布以来便获得了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演员及公众的持续关注与支持,在视频传入国内后更是引起巨大反响和大众共鸣。我国著名电影演员纷纷为其中文版配音。

(1)、下列问句中,哪一个是反问句?( )
A、越来越多的人类啊,你们想怎样度过每一天? B、我是大自然,我将继续存在,我随时都在进化,而你们呢? C、如果人口再增加几十亿,人类还能找到我吗?他们自己又将如何生存呢? D、每个水果来自于我,每颗麦子也来自于我,每个土豆,每粒米,都来自于我,难道不是么?
(2)、公益短片以“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为宣传口号,请从上文中找出两处突出这一宣传口号的典型例句。

例句1:篇名《 》句子:

例句2:篇名《 》句子:

(3)、阅读《家园篇》,了解了“家园”对我们说的话,你想对“家园”说些什么?
(4)、公益短片以“大自然”为“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
举一反三
                                                                                                           大地震
       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其中多数地震我们不能感知,但超强度的大地震则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2005年10月8日,发生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的大地震导致超过7万人丧生。
        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人希望通过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美国科学家曾建议建立一个由800个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200个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以便更好地监测地壳的变化,但直到现在,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梦想。
        1 993年,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终于逮到了一条有关地震的“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37%。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们虚惊一场。1995年,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 波罗克在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方面似乎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还成功预测了2003年12月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可是,接下来他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发生地震的预测却没有成功。于是,人们对他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我国科学家尹祥础用21年时间创建了中国独特的“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理论。他认为,临近地震的时候,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非常脆弱,就像一头负载已经达到极限的骆驼一样,这时候哪怕在骆驼的身上再加一根稻草,就可能把骆驼压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于2004年3月曾预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未来1到2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2005年10月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大地震印证了他的预言。即使如此,尹祥础还是认为地震预测是一项科学难题,一旦发布的地震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从理论上说,地震预测应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够明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规模、震级等。照这一要求看,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
         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仅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团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
        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动物的忧伤

                                                                                                   谢尔盖耶夫
      ①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②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
       ③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觉呢?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惟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
       ④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
      ⑤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譬如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
      ⑥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它们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⑦有许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
      ⑧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⑨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选自《科学家谈新知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俺爹俺娘

      爹娘在一起生活了整整72年。

      72年,就人的一生而言,是一段漫长的时光。

      虚岁17的爹和虚岁19的娘,便在吹吹打打声中成亲了。

      成亲那天,娘身穿福义褂、福义袄和福义裙,头蒙红布,脚穿三寸绣花鞋,坐着花轿来到我家。迎亲拜堂的爹,身穿大褂,头戴洋草帽,脚蹬黑布靴。爹回忆说,这顶洋草帽还是从20里以外的他舅家借来的。当拜完天地,进入洞房,给娘掀开蒙头红布的时候,爹才知道娘长得啥样。

      娘当时低着头,眼睛直往脚下看,新郎到底啥模样,她连瞅都没瞅一眼。

      一连几天,新郎新娘不说一句话。爹一大早就外出干木匠活,中午、晚上回来,娘已做好了饭。爹和爷爷奶奶在桌上吃,娘走到锅台边上吃,还是不说话。两年后,两人才开始说话,第三年上有了我大哥,家里才有了点欢乐气氛。

      “你咋能憋那么长时间不跟爹说话呢?”我问娘。

      娘说:“他动不动就吵人,不想答理他。”

      爹11个兄妹,就剩了他一个,爷爷奶奶宠着他。他脾气倔,爱吵人,有一次,爹还打了娘两巴掌。娘烦透了,竟喝下一灯煤油。幸亏家里人发现早,给她往嘴里灌绿豆水和白炭土(一种白色的土,传说这种土和绿豆水能解毒),娘把肚子里的东西全吐出来,才保全了性命。

      我问爹娘,你们想到过离婚吗?

      爹说:“没有,咱家不兴这个。结了婚就像钉子砸到木头里,离啥婚。”

      娘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人不都是这样。唉,俺这一辈子也受够他的气了。”

      以后日子长了,他们总算“磨合”好了。“一个巴掌拍不响”,爹烦了,吵几句,娘装作没听见就过去了,不计较言语高低。

      过日子嘛,天天一个锅里摸勺子,也还会出现一些矛盾。

      有一年快过春节了,舅舅到我家,说我姥姥的祭日快到了。娘对爹说,把橱子里那包饼干让他舅捎回去,给他姥姥上坟吧,他姥姥一辈子没见过饼干。爹没说什么,就算答应了。过了几天,爹突然跟娘吵了起来:“今天啥日子,你忘了?”

      娘一想,坏了,今天不是我奶奶的祭日吗!趁天还没黑,赶快打发外甥女桂花去上坟。爹觉得不出气,又跟着吵了一句:

      “光想着你娘,忘了俺娘了!”

      娘闷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第二天便病倒了。

      我和姐姐赶回家,商量着怎么说说爹,让他改改爱吵人的脾气,没想到进屋一看,爹守在娘的床前又喂药、又喂饭,还不时拉过娘的手抚摸着。

      “爹,你不是常说‘事多伤心,话多伤人’吗?以后你不要……”

      我还没说完,爹就知道我要说什么,便打断我的话:

      “今年咱那庄稼长得不孬,能过个好年了。”又东扯西扯说开了别的。说完后,又要抢着去烧火做饭。这对从来不下灶的爹来说,可真难为他了,我和姐姐又赶紧抢着去做。

      娘也猜出我和姐姐要劝说爹的心思,便对我们说:“别怪你爹,谁还没有个脾气,他平时说话就扩着个嗓门喊,就像打架似的,可他心不坏。俺还怕他不吵呢,听他嗓门一小,就是身体有毛病了。”

      听了娘的话,我和姐姐偷偷笑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年纪大了,爹娘变得形影不离。我和二姐在外工作,把爹娘一块接出来住几天还行,要是只接出一个来,在外的一个就挂念家里的一个。邻居大婶跟爹娘开玩笑说:“你老两口属刺猬的,身上都有刺,却谁也扎不着谁。”

      爹听了,笑着说:“这叫‘秤杆子不离秤砣,老汉不离老婆’,你懂吗?”

      这就是我的爹和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无价的奖赏

    ①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手提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公司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②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让他们举着写有“一万元悬赏”的寻物牌,来回走动。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她急三火四地赶到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她惊喜地叫起来,可是等她打开拉链,却傻了眼,包里空空如也。像迎头挨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

    ③拾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看起来挺精神的。民警悄悄告诉她:“这男孩在假期经常来广场拾破烂,上次,他也说是捡到了提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说,就是这男孩在他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提包就不翼而飞,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偷的。结果那失主不但没给赏金,还管那孩子要包里少的钱,甚至动了粗。”民警看了看男孩又说:“我怀疑,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

    ④她忙摇摇头,即使以前男孩有过劣迹,她也不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和猜测他这次的诚心。许是猜出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了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分辨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

    ⑤她走上前去,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姐姐相信你,即便你只是送来了空提包,也谢谢你。,”

    ⑥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突然,身后窜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方便袋,然后掉头跑开,消失在幽暗的小巷里。

    ⑦等她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惊奇地发现,方便袋里竞是那些让她忧心如焚、想用一万元“赎回”的票据。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恍惚置身于不敢惊扰的梦境中一般。

    ⑧除了现金,一切失而复得,还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曾经,我把拾到的提包交给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诬赖我是小偷,我当时很后悔把包给了他。今天下午,当我看到地上的提包时,我心情很复杂,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捡起了它,怕失主着急呀!这次我得做聪明点,于是先交上空包,投石问路。没想到,你不仅相信我,还握了我脏兮兮的手。赏金我是不会要的,其实,你已经给了我比任何金钱都贵重的奖赏,那就是尊重和信任,我收下了,也谢谢你。请你一定相信我,我捡到包时里面就没有钱。

    ⑨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为那个受了委屈依然善良的男孩,为那个在困境中生存但内心并不贫穷的孩子。她总以为能让人心动的是金钱,却不知道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人的体态、言语和笑容衍生出来的温暖与尊重。多少怀揣着真诚而来的帮助,多少明媚而纯粹的心境,被我们审视、猜忌和怀疑的目光灼伤,变得冷漠而麻木。其实,每一个善意都该得到尊重,容不得一丝龌龊的猜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孔门的交友原则

叶帮义

①《论语》中多次提到“朋”“友”,再加上还有一些内容也可以作为交友的参考或者借鉴,这样,书中涉及交友的文字就更多了,这些文字论及交友的原则、分寸、目的。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看来,交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一是忠信,曾子提出“日三省吾身”,其中包括了“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这两条。子夏也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这都是交友时要遵循的原则。《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各自言志的一番话,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正是曾子“为人谋而要忠”之意。孔子说自己的“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朋友信之”正是子夏等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意思,这说明曾子、子夏等人的交友之道直接受到了孔子的影响。

③一是真诚。《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孔子的一番话“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耻于向朋友“匿怨”,实际上是说要对朋友真诚,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如果对朋友有不同意见,就应该说出来而不能隐瞒,这体现出一种真诚待友的精神。孔子非常讨厌“巧言令色”之佞人,主张“远佞人”,正是因为这种人缺少真诚之心,难以成为真正的朋友。在一般人看来,朋友再怎么好,也没有血缘关系,不及兄弟来得亲近,所以朋友在不少人心里的分量不及兄弟,要让他们真正待友不大可能,但《论语·颜渊》里一段话可以改变人们这种片面的认识: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①二是“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两次出现在《论语》中,说明孔子对这个原则很重视,但后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如朱光潜《谈交友》:“孔子尝劝人‘无友不如己者’,这话使我很惶惶不安。你不如我,我不和你做朋友,要我和你做朋友,就要你胜似我,这样我才能得益。但是这算盘我会打你也就会打,如果你也这么说,你我之间不就没有做朋友的可能吗?”读者产生这种不安当然有道理,但似乎有点过虑。孔子一生结交广泛,也包括“不如己者”,《论语·宪问》就有这样的记载:“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原壤是孔子年轻时候就认识的朋友,但为老不尊,孔子生气地“以杖叩其胫”。孔子与他交往多年,但并没有受他的影响。 因此,这段话更多是在提醒那些道德文章还不够的人,不要轻易结交那些“不如己者”,以免受其不良影响,这对那些涉世未深的人而言,不啻为交友的清醒剂。如果我们再看看《论语·季氏》里的一段话,就更能理解孔子“无友不如己者”的用意: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⑤“无友不如己者”作为交友之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成立的,特别是在你还未成为君子之前,最好不要结交“不如己者”;只有你自己具备坚毅的力量,不被别人同化,你才可能去感染别人、改造别人。

⑥孔门重视交友的原则,但也注意交友的分寸。他们强调交友要忠,但也认识到过于忠也不行。子贡有一次问交友之道,孔子回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对朋友要尽到忠告善道的义务,但如果对方不听,就不要再说了,以免自取其辱。《论语·宪问》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当然可以作为交友之道,但这样容易变成烂好人,显然不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更能坚持原则。这些都是孔子交友坚持原则、不失底线的具体体现。

(选自《月读》2023 年第 3 期,有删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