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汪华,字国辅,一字英发。其初绩人,迁治于歙。曾祖泰、祖勋、父僧莹,皆仕陈。母县西郑氏。华幼颖慧,孤而贫,母挈归外氏,母亦寻卒。及长,身长九尺,广颡方颐,庞眉隆准,美髭髯,不事田业,落魄纵放。闻睦州有演公习武事,往从之游,还,以勇侠闻。

隋大业之乱,以土豪应郡募,平婺源寇有功。时杜伏威起江淮,郡将张某又与相应,心独忌华,乃遣如箬岭山开道,欲因事诛之。华与裨将汪天珤领兵开拓,不日而毕。比还,张不加礼,更劾以差役不均,稍侵之。华怒,将士突入府闼,张惧遁去。郡人欢,请摄刺史,以镇一方。宣守闻之,将遣兵来战。华分部诸屯,自以精兵八百人先入宣境。未至三十里,宣将陈罗明出敌败走,华击斩之。宣守面缚降,释不问。因抚定其民,选其精锐以归。既而,杭、睦、婺、饶等四州相继皆下。时郡治黟,华乃迁治休宁之万安山,以凭其险。奄有六州带甲十万,建号“吴王”,奉隋正朔义宁中,迁治邑之乌聊山,部内赖以平安者十余年。

及唐高祖受隋禅 , 而秦王出师江左。华曰:“日月出矣,爝火不息’,可乎?”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乃籍土地民兵奉表于唐高祖嘉之诏曰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宜从褒宠,授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

(摘编自明万历本《歙志》)

(1)、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乃籍土地/民兵奉表于唐/高祖嘉之/诏曰/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 B、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乃籍土地民兵/奉表于唐高祖/嘉之/诏曰/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 C、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乃籍土地民兵/奉表于唐高祖/嘉之/诏曰/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 D、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乃籍土地民兵/奉表于唐/高祖嘉之/诏曰/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朔”,“正”就是正月,“朔”是月初,正朔即指一年的第一天,所以也用正朔来代表历法或正统,文中有表示对新王朝的效忠和拥戴的意思。 B、“受隋禅”,意思是接受隋的禅让。禅让,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这里是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替代了旧皇帝的位置。 C、“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D、“方牧”,古时统治一方的军政长官方伯与州牧的并称。“方伯”古代指诸侯中的领袖,“州牧”古代指一州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汪华小时候境遇坎坷,尽管很早就表现出不凡的天资,但生活孤单,处境困窘。母亲就带着他到外婆家来生活,不久母亲又去世了。 B、郡将张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终于激怒了汪华。他带领士兵冲入府衙,张某吓得逃走。全郡的人都很高兴,请他代理刺史来镇守一方。 C、宣州一战表现出了汪华的政治智慧,他恩威并施,先斩宣州守将陈罗明,后又释放了主动投降的宣州太守,并安抚当地百姓。 D、汪华之所以得到唐高祖的褒奖,就在于他能够认清形势,在动荡的时候能保江南六郡平安,当和平到来的时候,他能主动上表,维护王朝的统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比还,张不加礼,更劾以差役不均,稍侵之。

②义宁中,迁治邑之乌聊山,部内赖以平安者十余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靳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梁起东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项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人也。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号为“张曾子”。七岁通《春秋》,复欲进余经,父母曰:“汝小未能也”,霸曰:“我饶为之”,故字曰“饶”焉。后就长水校尉樊鯈受《严氏公羊春秋》,遂博览《五经》。诸生孙林、刘固、段著等慕之,各市宅__其傍,以就学焉。举孝廉光禄主事,稍迁,永元中为会稽太守,表用郡人处士顾奉、公孙松等。奉后为颍川太守,松为司隶校尉,并有名称。其余有业行者,皆见擢用。郡中争厉志节,习经者以千数,道路但闻诵声。初,霸以樊鯈删《严氏春秋》犹多繁辞,乃减定为二十万言,更名《张氏学》。霸始到越,贼未解,郡界不宁,乃移书开购,明用信赏,贼遂束手归附,不烦士卒之力。童谣曰:“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视事三年,谓掾史曰:“太守起自孤生,致位郡守。盖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老氏有言:‘知足不辱。'”遂上病。后征,四迁为侍中。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后当为五更 , 会疾卒,年七十。遗赖诸子曰:“昔延州使齐,子死嬴、博,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诸子承命,葬于河南梁县,因遂家焉。将作大匠翟酺等与诸儒门人追录本行,谥曰“宪文”。

(选自《后汉书·张霸传》)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芙蕖 ①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木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注释】①芙蕖:莲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 , 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睢曰:“主人翁习知之。唯睢亦得谒,睢请为见君于张君。”范睢归取大车驷马 , 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睢盛帷帐,侍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范睢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节选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

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叔孙通不能加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威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 , 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高祖自往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 , 追封延安郡公。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

(节选自《旧唐书·窦威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