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段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

阅读回答问题

无人化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席卷多个行业,不用人就把活干了。无人化时代已经到来。

[无人酒店]

在今年双11到来之前,阿里巴巴集团建设、运营的首家未来酒店也在杭州首次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家酒店充满了各种智能科技元素,从预订登记,到入住体验,再到退房环节,多由机器人提供服务。包括刷脸入住、到处游走的智慧机器人、自动开门的电梯和房门、专属的客房小管家等。整栋楼没有一个服务员,却比任何一家酒店更安全、更干净、更舒适。

进入大堂,负责接待你的,将会是一个身高不到1米的可爱的小机器人“天猫精灵福袋”,它会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检测出你是即将入住的客人。它会热情地对你说:“您好,欢迎来到FlyZoo Hotel!您已经办理好入住登记了,请跟我去电梯吧!”

客人到达电梯门口,电梯自动开启,并调到了即将入住的楼层。客人到达房间门口后,房门自动开启。进门无须插卡,灯光会自动进入欢迎模式,电视机自动开启。房间内的空调、灯光、窗帘等设备全部不用手工操作,客人只要对着天猫精灵下达指令,一切躺着进行都可以。在酒店房间,如果饿了,只需给天猫精灵下一道指令,机器人会将客人所点的产品直接送到酒店房间门口。

与传统酒店退房流程需要等待查房不同,在未来酒店,客人收拾好行李,只需要打开酒店App,点击退房,系统就会弹出客人在店期间的所有消费,客人点击确认,愉快离店。同时,酒店定位系统启动,和房间最近的客房阿姨收到系统派发的工单,将在结束手头的工作后,前往打扫这间退房。

[无人挖掘机]

11月1日,在2018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首次展示了自己的“无人自主挖掘机”, 自己知道哪里需要挖土,然后自己就开到哪里。挖掘土方之后,装载卸载也无须人工干预。装载车基于自动驾驶,可以实现自动卸载。据悉,百度的这套无人挖掘机、装载车方案可以将施工效率提升40%,人力成本降低60%,实现收入提升50%以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无人自主挖掘机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工程收益,更将解放人力、激活产业。

[无人清洁车]

刚刚,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清洁车队,在上海松江正式诞生!并且在当地道路上正式运行。

未来,在上海的街头,你或许再也看不到风吹日晒、尘土飞扬的环卫工人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停自动往返以及更加高效有序的无人驾驶清洁车。环卫工人这个职业或将消失。

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神奇的科技:凌晨2点,无人驾驶清洁车自动苏醒,自动发车,开始清扫作业;自动感知到前方有障碍物,自动绕行,智能识别路口红绿灯,发现前方为红灯时自动停下;信号灯跳转到绿灯时,清洁车又自动开启行驶。结束清扫作业,自动行驶到垃圾倾倒处倾倒垃圾;最后,回到出发点,自动泊入车位。

以前扫一条街需要10个环卫工人工作1天,现在无人驾驶清洁车开出去2个小时全部搞定。请问,扫马路还要你吗?今天,你的竞争对手早已不是同事、你的同龄人,而是比你更快、比你更精准、还不会累的机器!

[禁无谈判]

2018年初,《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卡车司机工会将和物流公司UPS谈判,这将是美国最大的集体谈判协议,它关系到26万名全职及兼职的UPS员工。目前工会向UPS递交了一份83页的文件,要求在运输、分拣、配送等环节上,不能使用无人机、无人驾驶卡车及其他新技术。工会要求很明确,一切会让工人下岗的自动化技术都不要使用了。

美国《旧金山纪事报》曾发表文章称,美国数百万靠开车为生的工人很可能在自动驾驶时代中失去饭碗。但未来的自动驾驶时代也会带来新机遇,可能会创造新的且往往是人们无法想象的岗位。诚然,无人车也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但因此失去饭碗的人一一 包括很多卡车司机在内——可能很难找到新工作。

分析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诚如人们所担忧的,人工智能的出现难免给相关行业、职业的劳动者带来“生存危机”。新技术淘汰落后技术是永恒的主题。然而,回顾科技进步历程,情况并没有那么糟。蒸汽机的发明,让人类从此进入了机器时代。但机器取代劳力,想必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然而,机器时代,让很多人学会了制造机器,修理机器,操作机器;汽车的出现,让马车车夫失业了,但汽车产业和运输业的发达,反而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辩证来看,事物总是存在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可能促使某些东西消亡,但同时它又会催生新的事物。

(材料来自4月16日搜狐网,11月4日凤凰网,有删改)

(1)、无人化时代的到来,为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请根据选文概括。
(2)、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阿里巴巴集团建设、运营的首家未来酒店充满了各种智能科技元素,从预订登记,到入住体验,再到退房环节,多由机器人提供服务。 B、百度的这套无人挖掘机、装载车方案可以将施工效率提升40%,人力成本降低60%,实现收人提升50%以上。 C、有了无人驾驶清洁车之后,意味着将来在上海的街头。你或许再也看不到风吹日晒,尘土飞扬的环卫工人了,环卫工人这个职业或许永远消失了。 D、无人化时代已经到来,岗位越来越少,失去饭碗的人越来越多,不能找到新工作了。
(3)、无人化时代来临,引起许多人对生活和就业的恐慌,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和应对呢?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空中霸王”的克星

    ①蓝天下,张开一对大翅膀,飘然翱翔的老秃鹰;高山顶上,兀立自若的大兀鹰,都是鸟中“霸王”。这些鹰在空中见什么逮什么吃,十拿九稳。在地上,飞禽走兽,甚至连人有时也是它们啄食的对象。它们的体格庞大,其他鸟见了,唯恐躲之不及!可是,这些“空中霸王”却有一个头号克星。它,就是鸟类中体形最细小的蜂鸟。

    ②蜂鸟的身体娇小玲珑,和人的大指拇差不多,有的甚至比黄蜂还要小。蜂鸟的羽毛非常细,羽色极其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可显现出不同的色彩。

    ③别看蜂鸟身材细小,但性格凶悍好斗。它们不但不惧怕庞然大物——鹰,而且还会主动发起闪电式的攻击。鹰受到突如其来的侵袭,还真是无法招架。蜂鸟在空中与鹰厮杀,就像大小飞机之间进行的“空战”。它们用像刺刀一样的嘴向鹰的翅膀和躯干刺去。由于蜂鸟体形细小,因而行动比鹰快速敏捷。鹰被蜂鸟刺中后,还来不及还击,蜂鸟已快速飞开,又从别的方向发起了进攻。经过多次“交战”,鹰感到自己不是蜂鸟的“对手”,被迫大败而逃。

    ④蜂鸟身体虽小,但肌肉非常结实。它可以向前飞,也可以倒退飞,甚至还可以在空中翻滚盘旋,像歼击机一样灵活。当鹰逃走时,蜂鸟还能全力追赶上去,继续“战斗”,直刺得鹰遍地鳞伤,跌落下地。

    ⑤蜂鸟为什么追得上鹰呢?因为蜂鸟的双翼每秒钟可拍动75次之多,连续飞行几百千米是常事。一只鹰若被蜂鸟盯住,就绝不可能轻易溜走。由此看来,蜂鸟还真是“空中霸王”的克星。

阅读短文《古代快递什么样》,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递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只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通常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文书则要装入书袋中密封。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就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要用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而,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运输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算是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除了陆路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杭州和密州都设置了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那时海外的商品有几百种,如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农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被引入中国种植,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等。

【注释】物流: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转移。一般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动物的环保意识

①兔于知道,“窝边草”再可口,自己再饥饿,这种身边的美味也万万动不得荣其目的之一当然是保护自己周边的生存环境,至少可以让“窝边”茂密的青草成为掩藏自己的天然屏蔽,或者让低矮的灌木阻挡自己的天敌——老鹰的进攻。

②许多动物在死亡时要走到很远的地方,比如獾、大猩猩都这么做。长期以来,动物这种做法的重要意义却被人所忽略,而且给予了它们种种解释。比较能认同的一种解释是,动物有灵性,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不愿引起其他同伴的悲伤。

③虽然这样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动物这种行为最重要的本质却被淹没了。它既是动物特有的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又是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最大保护,从而使自己所属的这个群体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近年来环境生态学和公共卫生学研究结果的解释是,大象或其他动物自我埋葬或被同伴埋葬是为了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疾病的流行,因为即使只用泥土浅浅地掩埋或遮盖住尸体,也可以极大地减少尸体的腐烂和苍蝇传播疾病的机会。

④另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是,一些动物利用自己环境的独特物质,在自己死后为群体创造较好的公共卫生条件,使得整个群体能健康地生活。蜜蜂死亡后如同人一样喜欢“寿终正寝”,即死在自己的巢穴里。但是众所周知,如果动物死亡后不做任何处理,其尸体就会腐烂,病菌丛生,从而造成其他动物的生病和死亡。事实上,尽管每天蜂巢里都有许多蜜蜂死亡,但我们从来没有看到死亡蜜蜂的腐烂现象或传染病在蜜蜂中的大流行。原因在于,蜜蜂死后会把自己包裹在自己生产的蜂蜡中,这样做就像人类的木乃伊一样,涂了一层极好的防腐材料,可以防止尸体腐烂而把病菌传染给其他蜜蜂。

⑤如果人类能从动物那里借得一些智慧,其自身环境和与其他生物相处的环境会得到极大改善,而且疾病的防治也会容易一些。事实上,与人类相比,动物在环境意识和维护公共卫生上更有智慧,做法更聪明。它们似乎有与生俱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当然这样的意识和行为也是在生存竞争中获得的一种启示,并成为一种法则:只有讲究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自己这个群体才会在生存竞争中获得优势,并能使自己的群体延绵不绝,长期生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