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论述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冷战

关于冷战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下表简要梳理。

美国

苏联

史料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现在,胜利表明,我们的苏维埃社会制度赢了,苏维埃社会制度已证明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具有活力、更加稳定,……(是)比任何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加优秀的社会组织形式。       

——斯大林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不要忘记以下情况,德国人入侵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有善意态度的政府。

——斯大林

观点

①领导世界的强烈欲望

②自身经济制度及需求

③反共意识形态的影响

④保卫西部边界的安全

⑤高度集中体制的优势

⑥帝国主义会发动战争

依据材料及所学,从上述观点中,选取你认为合理的的3个,对冷战的起源做出历史解释。(要求:选取双方观点,明确列出三点,互相联系,展开论述。)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人们对战争的恐惧还刻骨铭心之时,发动并无取胜把握的热战毕竟不是时机。在争夺东欧不断失败之后,美国统治阶级内部经过一番争执,最终选定了对苏发动“冷战”。美国冷战政策的制定者之一、原驻苏临时代办乔治·凯南曾注解说:“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因此,如果对方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正动武”在上述思想指导下,美国一方面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开始稳固西欧。

——摘编自刘笑盈《冷战的兴起与欧洲的重组》

材料二美苏争霸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美攻苏守、70年代苏攻美守、80年代互有攻守而美攻多于守的3个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双方围绕着原子弹和氢弹展开争夺;1957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竞相研制和发展战略核武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军备竞赛进入了战略防御系统、宇宙空间军事化新时期。美国五角大楼每年近3000亿美元的军事预算中,有三分之二花在国外的防务上。苏联是以经济、军事援助为手段向第三世界渗透扩张的,每插入一国或地区都要耗费一定的代价。巨额军费开支,美国以前还可以通过贸易顺差来弥补,而后期贸易出现巨大逆差,财政赤字高,大国地位下降。

——摘编自司徒文《世界两极格局崩溃缘由探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