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2章光 单元试卷
在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了如图甲所示的A、B两个凸透镜。
(1)、
透镜A的焦距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透镜B的焦距。
(2)、
为测出透镜A的焦距,做了图乙所示实验,则透镜A的焦距为
cm。
(3)、
蜡烛放在主光轴上距离透镜A两倍焦距处,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移动。
(4)、
保持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只将透镜A换为透镜B,光屏向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的、倒立的实像。
举一反三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如图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电化教学设备,你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吗?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如图所示,投影仪上有一个用凸透镜做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成像。
小楠将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来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焦距为10厘米。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如图乙、丙所示的形状,并分别测出焦距。其中,测得焦距小于10 厘米的是图{#blank#}1{#/blank#}(填“乙”或“丙”),用它可以模拟{#blank#}2{#/blank#}(填“近视眼”或“远视眼”)患者的晶状体,在生活中应当配戴{#blank#}3{#/blank#}(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张老师从实验室中拿出一个凸透镜,用它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
如图,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光学元件,在圆筒左侧中心轴上放一光源S,圆筒右侧中心轴上垂直固定一光屏。现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光源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像。则此光学元件是{#blank#}1{#/blank#}透镜,第二次所成像的性质是{#blank#}2{#/blank#}(填“放大”“等大”或“缩小”){#blank#}3{#/blank#}(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我们把小演员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称为“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2 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同步训练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中考模拟考试(一模)科学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