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解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1章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单元试卷
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在一根长664 m的钢轨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记录两次响声间隔的时间是1.87 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32 m/s,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保留到整数)。
举一反三
乘火车旅行的一位旅客,在火车行驶到一个隧道口前一段距离时,火车第一次鸣笛,经过3s后,他听到回声,此时火车第二次鸣笛,此次只经过了2s的时间他就听到了回声,则火车第一次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是{#blank#}1{#/blank#},火车的速度是{#blank#}2{#/blank#}。(声速取340m/s)
“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蜓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关于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
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自行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 A 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 B、C两点,已知 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 AB 段重力做功 W
1
, 做功功率 P
1
, 在 BC 段重力做功 W
2
, 做功功率 P
2
。则 W
1
{#blank#}1{#/blank#}W
2
, P
1
{#blank#}2{#/blank#}P
2
(两空均填写“>”、“<”或“=”)
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20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1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0.9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2 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同步训练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中考模拟考试(一模)科学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