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提出问题)为什么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提出猜想)猜想1: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
猜想2: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用如图装置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 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mL | 猜想1不正确 |
② | 用图甲装置分两次进行实验。第一次将装有过氧化氢酶的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第二次。 | 第一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6mL;第二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mL。 |
①小林反思上述实验设计的缺陷(具体说明);
②要证明过氧化氢酶是该反应催化剂,还需证明其在反应前后和不变。
①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装置中空气,用注射器B将2毫升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3.1毫克、5.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3.1毫克、5.6毫克、10.7毫克相同颗粒大小的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丙。
①步骤②中“”操作目的是。
②小林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一结论,其依据是。
③小林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突然变慢。请说明其理由。
事实 | 结论 | |
A | 过滤后滤液依然浑浊 | 滤纸肯定破损了 |
B | 组成某物质只有一种元素 |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C |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破裂 | 试管口肯定没有略向下倾斜 |
D | 某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 | 该物质应该起了催化作用 |
(查阅资料)
a.苹果汁中含有0.001%的二价铁物质,同时也含有多酚类物质,多酚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变为褐色。
b.二价铁在空气中或与浓硝酸反应都能变为三价铁,且三价铁的溶液为黄色
c.硫氰化钾(KSCN)溶液变色规律
药品 |
二价铁溶液 |
三价铁溶液 |
KSCN溶液 |
不变色 |
变红色 |
(猜想与假设)
Ⅰ.苹果汁变色与苹果中的铁元素有关
Ⅱ.苹果汁变色是苹果汁中的多酚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结果
(进行实验)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实验1 |
| 试管②中未出现明显变化 试管③中…… | |||
实验2 | 分别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如下图所示) | 试管编号 | 1min | 10min | 24小时 |
① | 黄褐色 | 褐色 | 深褐色 | ||
② | 无明显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
③ | 略有些黄色 | 浅黄 | 黄色 | ||
实验3 | …… | 苹果汁不变色 |
(解释与结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