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溧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②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③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④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⑤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A)

⑦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⑧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⑨“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B)

⑩……

⑪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⑫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⑬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⑭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⑮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1)、选文从原文中节选了两部分内容,请分别概括这两部分内容。
(2)、小说(A)(B)两用语精当、刻画细腻,请任选一处作赏析。

我选择()。赏析:

(3)、细读选文第⑪⑫段,看看“我”有怎样的表现?从中看出怎样的“我”?
(4)、请结合选文中的具体语句分析于勒这一人物形象。
(5)、下面对选文和小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我”的见闻展开情节,“我”是小说的线索性人物,所以“我”是小说的主人公。 B、选文对于勒进行描写时既采用了正面描写又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式来描写人物。 C、选文中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 D、从细节看菲利普夫妇能指挥全家“安然脱险”,是于勒与非利普夫妇都不想相认。
(6)、结合选文内容与所给的材料,谈谈如何看待金钱与亲情的关系。

(材料一)

一个极度贫国的家庭在面临疾病时,家人砸锅卖铁,失去自尊和骄傲四处求人,想办法,目的只是想挽救家庭或是生命。面对这些困境中的家庭有人会拒绝帮助,也有人会竭尽所能的提供帮助,不在乎他人的看法,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在困境中的家庭。

(材料二)

一个贫困或小康家庭突然间因为一张彩票中了500万巨额奖金,面对巨额奖金每个人的心态都不同,有走极端想法的,也有走法律途径的,更有为了独自占有而与家庭划清界线的,也会有人突然跑来认亲,想来分一杯羹,就因为500万,兄弟姐妹相残,父母失和,使其原本平静的家庭矛盾重重,危机连连。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

张莹

    ①六月,花红柳绿。小城的清晨,异常清爽。

    ②今天,太阳还没起床,街上却比往日热闹了许多,陆陆续续的人啊、车啊,都奔向一个个写着“高考考点”的地方。

    ③“哈,都穿上我们的新衣服啦!”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红T恤的少年,在轻声地交谈着。彼此看着T恤上五个可爱的字——明天会更好,他们相互举拳示意“加油”。

    ④“老师来了……”不知是谁轻声地说了一句,底下红色的一片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⑤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男子朝他们走来,同样身着一件红色T恤。

    ⑥孩子们好奇地围过去,老师的T恤后面竟然也有五个字——我们在一起。“老师……”微弱的,却又是清清楚楚的哽咽,在红色的人群中蔓延开来。

    ⑦那拄拐杖的男子微笑着,轻轻拍拍紧挨着他的孩子:“没事儿, 老师这不是来了吗?放心去吧,老师等着你们!记着哦,我们是风火少年!”

    ⑧“是,我们一起去追风……”孩子们相继笑了,响亮地和老师应和着。

    ⑨原来,考试前夕,老师在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的路上不小心扭伤了腿。同学们原本想去探望他,可他不但阻止了,还托同事带给孩子们每人一件火红的T恤。

    ⑩此刻,这片红,艳艳的,像一团火,无畏无惧地热烈着,给孩子们蓬勃的希望,无穷的力量!

    ⑪出考场,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孩子们正一筹莫展。“看,那里!”一位同学兴奋地叫道。

    ⑫考点外,几顶黄色遮阳棚内,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伞——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⑬孩子们跑过去,一个接一个地拿着伞,欢呼雀跃。片刻之间,马路两边翠绿的梧桐树下,一朵朵花儿,飘动着,四散开去。

    ⑭翌日,那些青春少年又来了,他们走到黄色的遮阳棚下,放下一把把花伞,冲着遮阳棚里的人清脆地说了声:“谢谢。”之后,便你说我笑着,再次走向考场,那么洒脱,那么自然。

    ⑮121把伞,是小城二十名爱心志愿者为孩子们买的,他们不过是想给孩子们一点点的鼓励,一点点的方便。现在,盛开过的伞全部返航了,带着一股青春特有的芬芳,带着无人而设突然出现的特殊“考题”的满分答案,带着青春里实实在在的正能量。

    ⑯121把伞啊,一把不少!这金灿灿的遮阳伞,在青春少年里,熠熠生辉啦!

    ⑰终于,完成了自己12年奋斗的答卷。走出考场时,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就连心情,也是明晃晃地透亮着。

    ⑱人群中,分外惹眼的是一位瘦高的“绿色男孩”,他戴着太阳帽,穿着绿色T恤,抱着一台单反相机,穿梭在来往的人群中。他身后有着这样的标示牌:给青春留下高考的印记(免费拍照)。

    ⑲原来,他是去年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如今就读于某大学的编导专业。大学里的他,回首自己的高考,愈加觉得,应该为那青春里最庄严的时刻留下一些什么。于是,他就想利用自己的所学,在高考时为更多的考生和家长留下美好的回忆,而最后一场考试之后的离开,也许是最能触动心灵的时刻吧。于是,小伙子抱着相机来了。他不停地忙碌着,在他的单反相机里,一幅幅画面在定格……

    ⑳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是,翩翩少年们才不是呢,他们不惆怅,不多忧,一任前行,只把韶光变锦绣。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雨打芭蕉,美。这声色,饱满而生动,斑斓而多彩,孜孜不倦地温暖了整个青春。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5期,有删改)

阅读。

①他下了摩托车,蹲下身子久久盯着柏油路面上的那个坑,底部残留着碎石子和前夜下的雨水,坑像被一口撕咬下来似的,他的心隐隐作痛,不觉皱缩着眉头,直到对面的村口传来突突的马达声,他才跨上摩托车,逃一般的飞驰而去。

②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指望你把花生种下,天天都这样。妻扛着锄头从暮色里走了出来,一脸不高兴地问。

③他把摩托车上的电钻、工具包拿下,脸偏到一边去躲开妻的目光,自顾往家里走,丢下一句道:“不都到现在回,你以为打工想几点就几点?”

④“咦!你长脾气了!”妻在身后盯着他说,他的后背冷飕飕的。

⑤酒也不喝了,变了你!吃晚饭的时候,妻把一口饭塞到嘴里,怀疑地盯着桌上的一瓶啤酒,还是忍不住说。头顶上是一只晕黄的白炽灯,他把自己的脸藏在碗里,瓮声瓮气道:“饭都堵不住嘴吗?吃饭。”

⑥肯定有问题!妻断言道,像一个义正言辞的法官。

他哆嗦了一下,把饭碗往桌上一顿,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梗着脖子道:“烦不烦?吃个饭也不安神,你到底想怎样?”

⑧如果妻再逼问,他恐怕就会完全交代了,可是妻没有,客厅里传来碗筷碰触的拾掇声,他把自己隐匿在了卧室的黑影里,一动不动,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⑨昨晚,他帮一个住户安装好最后的一盏电灯后,天已经黑了。住户热情地邀他喝一杯,他也只喝了一杯啤酒,就往回赶。他的家在农村,距离城里有十多公里路,每天他都这样骑着摩托车往返于城里和农村。天上下着小雨,当路过有坑的那条路时,他心里清楚,刻意避让着,但还是碾了进去,车轮一偏,自己就被摔了出去,也带倒了路旁的一个黑影,黑影倒在地上“哎哟!哎哟!”呻吟着,他魂都散了,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扶起车子,就一路急驶而去。

⑩卧室的灯突然被点亮,像一只蚊虫叮在眼皮上,他咬牙一动不敢动,担心眼睛轻微地眨动,秘密就会炸开,被暴露在灯光下,又喷泉般涌了出来。

⑪第二天清早,他红肿着眼骑车出门了,在小店门口买了营养品,骑到了那个坑的路口,他没有再笔直往城里的方向骑,拐向了村口的路。一家小超市坐落在村路上,一个老太太正端着一碗稀饭坐在门前喝着,他径直走了进去,掏钱买了一包烟,问:“老板,前天这前面的省道上是不是发生了一起事故?”店主摇摇头说:“没听讲啊!”“前天晚上,八点多。”他提示道。店主就朝外叫道:“李婶,你听没听说前天晚上前面发生了一起事故?”

⑫李婶进来说“:什么?哦!好像张木匠前天夜里被人撞了一下,那人跑了”“张木匠人呢?严不严重?”他涨红着脸问。“那我就不知道了,老头子昨天才被儿子接走了,好像到武汉儿子那去了。”

⑬他眼神垂到脚面上,半天抬起说:“你有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我是水电工,他要我昨天过来修电路的,拜托。”害怕他们怀疑,又补充。店主犹疑地还是瞄了他一眼,拿出手机,翻看着报了一组号码。

⑭他走了出来,面前是一大片广阔绿油油的田地,有暖风拂动,他拨通了张木匠的电话:“喂!您好!你是张木匠吗?”一个苍老的声音说:“你是谁?”

⑮ “我是——”他试探地说。

⑯突然电话里就传出一个年轻人的声音:“是谁?爸,陌生号码,骗子,挂了!”

电话就响起了一连串嘟嘟声,像是水煮沸,他被热水煎熬着,脸寡白着。他痛恨自己,鼓起勇气再拨通电话,一连串说:“我就是前天晚上撞了你的人。”

⑱“什么?没事,只是破了一点皮。”对方哈哈一笑。“嗯!”就像是一块石头掉进水里,他喃喃道。

⑲他买了水泥,骑着车带了黄沙,停在了坑旁,拌好,就填在了坑里,等坑被磨平,他才直起腰,撕裂的伤口也被填上,远处,如镜面般湛蓝的天空平展展地延伸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到佳木斯看海

①到佳木斯看海?是真的!

②清早,从佳木斯市区出发,前往富锦时,天空还是瓦蓝如洗,一丝浮絮都没有。在车上闭目养神一会儿,睁开眼时,已见一朵朵白云,皱着笑脸,从各个方向,迎着你,引着你去赶一场云的集会。那云彩,千姿百态,或俏皮,或持重。细的,如轻絮,似飘丝,有着翩然散淡的曼妙。大一些的云团,如新弹过的棉花,既饱满,又绵柔,变着姿态,欢快地跟着你走。

③人在地上,心随云飘。

④路两旁,延展着宽阔的湿地。丛生的芦苇,迎风摇曳,水边草地上,几只白色的鸟儿单腿立地,一动不动,突然,“扑哧”着,奔跑几步,然后扯开了翅膀,向着云的方向飞去。速度之快,让人担心它搅乱了云的衣裳。朋友说,那鸟,是东方白鹳,堪称“鸟界国宝”,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很高。这些年,因为生态好了,湿地多了,结伴东方白鹤来栖居的岛类,多达三百种以上。过去,鸟儿翔集时连成线,现在都是成片成片的了。

⑤过湿地,一片海,向我们奔涌而来。

⑥那是稻的海洋啊!千里沃野,无际无恨,遍地金黄,向着远方漫展。为着让我这个南方人见证北大荒稻田的辽阔,朋友领着我们,登上富锦的一处嘹望塔。极目远眺,但见远处的地平线,连着稻海与云海。清风拂过,稻浪荡漾,携着跳跃的音符,迤逦而来。

⑦吃过午饭,我们向建三江方向出发时,天空的云彩,变得浓烈起来。

⑧无论朝着哪个方向望去,都是云的身影。远方天际线低处,云堆积得有些严实,略现出淡灰的色调,往穹顶舒展时,已是层峦叠峰之势。各种形态的云团,都赶着趟儿,各自拉开了阵势,将最美的姿态,布置在蓝色天宇。我在车上搜肠刮肚,想找出合适的词来,描写它们的万千仅态、婀娜多姿。可是,其绚烂,其丰富,其瑰奇,其变幻,哪是我的想象力所能穷极的!

⑨跟着云走。我们来到建三江七星农场。

⑩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平原之一,因为靠近祖国东北部边陲,这里又是“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有沃土就有粮食。“中国粮仓”,成为这里的美誉,更化为一种使命。一年一度,希望的种子在这里播下,创造出“十八连丰”,让“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成为可能,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日常。

⑪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就坐落在七星农场。为我们讲解的,是一个刚出大学校门的小姑娘,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笑意。她告诉我们,自己是第三代北大荒人。这里以前荆棘丛生,为了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父辈们把苦吃够了。如今,一切都变了样,生产不但实现了机械化,还实现了智慧化,都可以在家里用手机种地了。

⑫农机中心外,稻海深处,几架无人机在低空盘旋。一阵风吹过,稻海泛起了波浪,送来醉人的香。“好久没有闻到稻花香了!”我忍不住赞叹。“您闻到的,是稻香。稻花香早过啦。不过,比起稻花香的浓,稻香更多了一份醇。”小姑娘笑着说。哦,稻花香浓,稻香醇。“从目前测产情况看,今年粮食产量好于往年,‘十九连丰’有望。”农场负责人高兴地说。

⑬丰收的喜悦,喜悦的味道,诱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向稻海的深处奔去。此时,漫天的云彩,不知不觉间,从远处的天际线升腾,似大海边拍岸惊涛卷起的千堆雪,翻滚着,碰撞着,簇拥着,密密匝匝,向天空堆叠,将天幕布满。阳光穿过云层,漫射出一道道金光,将白云染成橙黄,与稻海的金色衔接。

⑭这稻海,真是人间的仙境啊。

⑮远处,新建成的建三江机场,一架飞机掠过万顷沃野,向着云层深处飞去。那一定是一个幸福的航程。

(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厨艺

①母亲说话爱用比喻,那些比喻很俗气但又像菜市场上浓妆艳抹的女人,让人印象深刻。她在外婆膝下做女儿时,不会煮饭,她这样形容自己:“我做小姑娘时,连水和米是怎么成亲的都不知道!”都说环境造就人,我妈为人妻、为人母后才有了相当了得的厨艺,烹炸煎煮全部得心应手,无师自通地成为了一名乡村厨子。

②每一个身处童年时期的小孩子,都像原野上的草般疯长。而“长”常常伴随着一个字“吃”。幼时的我们问的最多的话就是:“妈,家里有没有好吃的?”其实,贫穷的家哪有什么好吃的?但一个母亲总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失望的。

③母亲能拿得出来的,无非是自家鸡下的蛋、自家种的大白菜、花生、豆子等。母亲常用一个鸡蛋给我们做蒸蛋,她在鸡蛋里放上一把炒米、一摊细细的肉末,撒上葱花,最后蒸出了一大盘别具风味的蛋,让我们吃得心满意足。一颗卷心菜,母亲把白色的梗和黄绿色的叶分开切,菜叶切成大块儿煮汤,白色的梗切成比小指头还细的条儿,下锅里加大量的猪油爆炒,这样做出来的菜特别下饭。母亲也给我们做零食,从花生里选出个小、卖相不好的,等攒够了一碗,就给我们炒挂霜花生米吃。挂霜花生米——花生米上好像裹了一层薄薄的秋霜,邻家主妇们谁也不会,这让我和小弟的虚荣心在小伙伴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妈做得最好的零食是油炸小鱼。那种一片柳叶儿般长短、细窄的小鱼,人家买来喂食猫,但我妈用来油炸。我妈没花几个钱买回来,用大拇指刮去鱼鳞,挖去内脏,洗净之后擦上薄薄的一层盐,放在太阳下晒干。她用小葱拌干面粉做成糊,裹在小鱼身上,再把小鱼下到滚油里炸,炸到而皮金黄,捞出锅来。一口一个,又鲜又脆。那时,母亲的厨艺正处于巅峰时期。

④我去远方念书的时候,曾把我妈做的藕团子带去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吃,他们说,母亲不开个饭店是我家的重大损失。

⑤我们日渐长大,家境也渐渐好转,但母亲仍然喜欢在做菜上花心思,仍是一腔热情,厨艺也依然不减当年。可是,母亲的美食已留不住我们向往外面世界的心。母亲是一面湖,但是好像鱼儿的我们,怎么甘心仅仅在湖里,不去看看远方的大海,不去尝尝别处新鲜的吃食?新鲜,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

⑥终于有一日,我向母亲宣布,我要去吃别人做的菜了。其实,开始的时候,我并不觉得那位母亲做的菜好吃,但因为她的儿子,她做的菜,我也就能心甘情愿吃下去。

⑦如今,我也做了母亲,母亲做了外婆,我的女儿也长到会品评菜的口味的年纪。一日,在饭桌上,女儿挑剔地对我说:“我觉得外婆做的菜真难吃。奶奶做的菜就特别好吃!”我点头同意孩子的评价,这并不是孩子偏心和厚爱她的祖母,她只是总是说实在话。

⑧我和小弟离开了家后,父亲去世,剩母亲一个人过日子。母亲再也没有好好地做过饭,炒上一盘青菜可以吃上两天,炖上一碗红烧肉甚至可以吃上三天,她再也不像年轻时候,挖空心思地弄出好吃的。偶尔,我们回家吃饭,她做出满满一桌菜来,不是油多了,就是盐少了,厨艺大不如从前了。

⑨倒是婆婆,因为我们一家子都围在她身边要吃要喝的,有时我还把办公室里听说到的菜名告诉她,想着我们能吃好的她,就总是愿意一试。婆婆还自创了不少菜式,这些菜无不让家人称好,外人称道。婆婆今日的厨艺早已不是我当初进门时候的样子,她这位母亲的厨艺确实是与日俱好,越发了得。

⑩母亲们的厨艺的确是儿女历练出来的,儿女在,厨艺长,儿女远,厨艺消。“此消彼长”这一说,妈妈们因爱逃不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箍棒

①盼我爷爷从田地回家,就像我在冬天阴霾的日子盼风一样。风不可捉摸,我爷爷却总带来惊喜。

②“你想不想要一根金箍棒?”爷爷神神秘秘地说,双眼似乎被金箍棒的金辉照亮,可他摊开的两手却是空空的。

③爷爷把一双空手探进他深而阔的粗布衣服的口袋,再拿出来,还是空空的。反复无数次,他的手,连一把苦李子都没掏出来。

④这真叫我失望。按说我爷爷的口袋是神奇的,酸甜苦辣,往常总能拿出来。

⑤以往爷爷把两只空手在我面前一晃,立即探进他的衣服口袋。手再掏出来,手心摊着三颗小青杏,那是春天刚从花朵里孵出不久的小杏子。如果爷爷从口袋里掏出山核桃、毛栗子,说明秋天来了,这个季节食谱的范围扩大,会有很多惊喜。

⑥但这次,爷爷的口袋是空的,不过他的眼睛里却藏着从未有过的光亮,这光亮指引向一根神秘的金箍棒。

⑦孙悟空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每夜,坐在核桃树下乘凉的时候,隔壁的连伯伯总要讲这个故事。他故事的口袋叫我们反复翻掏,都翻出里子了。

⑧比起劈山救母的沉香,用自家私房钱周济书生却书生背叛落得自己跳江的杜十娘,我们更喜欢孙悟空。他能耐大,从不哭哭啼啼,就算被师父体罚,痛到在地上翻滚,也没见他哭哭啼啼,还有,他从来没觉得饥饿。被如来佛祖在山下压了几百年,出来还精精神神的。这些都叫我们羡慕敬佩。

⑨现在,我要是有一根金箍棒,我自己就能闪闪发光了。

⑩爷爷说:“你再等两天,我给你弄一根金箍棒。”爷爷眼里全是笑,却一点都没糊弄我的意思,我能看出来。爷爷描述那根金箍棒的时候,把我拉近他,把我的身体拉到他的身体前比量,说:“不能太长,太长磕绊;太短,又成武松的短棒了。”

⑪  “好看得很。”爷爷搓手,空手在口袋里进进出出,末了,却还是两手空空。

⑫“金箍棒啥时候会有?”我问爷爷。

⑬“快了。”爷爷回答。

⑭等得再磨人不过,我的“金箍棒”来了。

⑮这个下午,当我在院门口眺望,见爷爷远远走来,我跑上去迎接。爷爷加快步子走向我,之后,从身后的腰带抽出一根棒子,在我前面猛一挥,喊一声:“变!”

⑯我真的就有了一根“金箍棒”。

⑰光灿灿,黄亮亮,带着深邃纹理的一根棒子。拿在手上比划,在地面上扫荡,在头顶上运过,在双手中倒来倒去……不长不短,恰是按我的身高量身定制。

⑱有棵黄龙木被金银花的两根缠着了。一个拼命缠,一个拼命挣脱,却终究不脱,最后,两个都被我爷爷逮住了。

⑲爷爷说,幸好藤蔓藏住了树身,要不准被人发现了。因为不会轻易被人发现,因而爷爷并不着急。他要挑晴朗的日子去砍那棵树,再把上面有金银花的藤蔓一段段从树身抠出来,把黝黑的树皮揭下来,晾晒树干到干透,这期间,他还要用砂纸适度打磨。于是,当我看见这根爷爷打造的“金箍棒”的时候,“金箍棒”完美的程度可想而知。

⑳爷爷看我在屋檐下习棒,一根棒子在双腕间翻飞,在两根大拇指间来回倒换,我凭一根手指使棒子翻飞如舞,用脚尖把棒子一挑踢到半空,棒子落下,我又稳稳地在半空接住,这是何等美好的时候。

㉑现在,夜晚依旧是隔壁连伯伯讲故事,他装故事的布袋尽管被我们翻倒出来,里子都被我们看见,但只要他讲故事,我们总是围坐着听,因为谁都不能把那些故事讲述得那么好听。白天,是属于我的,因为太阳下,能把一根棒子舞弄得欢实,舞弄得变幻无穷的,是小子我。小伙伴们叫,你来一段呗,我就来一段;大人喊,小子来一段吧,我就来一段。

㉒我的表演大概没叫大家失望,因为叫好声远超我想象,响亮又持久。

㉓是这缘故吧,连伯伯给队长说,等下回马戏团来的时候,要让我表演一回棒术,和马戏团那个舞棍的小伙子比试比试。

㉔这真叫我高兴,叫我上进,叫我期待。

㉕上次马戏团走的时候我失落了好多天,现在,盼他们来,变得如此具体,如此可期。

㉖我爷爷住在生产队,他照看牛,晚上是不回家的。

㉗现在我去看他,穿过黑夜也不害怕,因为我有“金箍棒”。

㉘我还要告诉他连伯伯给队长的建议,告诉他我是多么盼望马戏团来。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