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

廖曌

①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向往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呼唤更多好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生教育的关键阶段,遇见好教师是一生的幸运,我们常常感叹好教师难遇。好教师难遇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当前教育的更大期待,另一方面,反映出教师群体面临的窘境。走出窘境,培养出更多的好老师,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能遇见好教师,需要我们大力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

②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近几年,教师招聘常常出现“空档”,缺额人数逐年加大,如2019年江西特岗教师招聘:共284个岗位,缺额人数913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正朝着“鸡肋”的方向迈进,这些情况迫切需要社会进一步弘扬尊师风尚。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就在于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就要全面提高教师整体地位。进入新时代以来,教师的整体地位得到提升,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行业来。

③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营造厚植教育情怀的氛围。教育需要有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更需要有情怀。教育工作本身有特殊性,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更是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教师对职业的认可,对教育的浓厚情怀。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对教育职业没有认可,对教育没有情怀,是成为不了一个好教师的。而对职业的认可、对教育的情怀,根源于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根源在于社会尊师的风尚。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从1984年设立教师节开始,35年来,每年表彰一大批优秀教师,目的就在于弘扬尊师风尚,也只有大力营造尊师风尚,才能激励更多的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

④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让更多的教师成为好教师。好教师不是天生的,有外在要素,也有教师自身的努力。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在于增强教育事业的吸引力,除此之外,也需要有良好的培养机制以及教师自身努力。培养好教师,同样需要科学的制度机制和教师自身努力相结合。

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教育的星空中,好教师应当如璀璨的群星,为教育增添无穷的魅力。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让更多的好教师涌现出来,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请结合自身实际,简要说说你遇见的“好老师”是怎样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正直

       ①人品不像骨架子,一眼就能看出大小。但又确是一副精神的骨架,撑着一个人的身躯走东奔西。于是就有了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样的披挂和身架。有些人看去很魁伟,与之相处一久却觉得其矮小猥琐;有些人毫不起眼,终让你在他平淡如行云流水中领略到山高海深。看不见的力量才是大力量,那就是一个人的品格。

       ②最珍贵也是最基本的品格就是正直了。正则“品”端,直则“人”立。正直是一种风骨,如同山中劲竹、冬里腊梅,于风急雪大处方显出风标高峻。不能想像一棵歪扭斜长的树派上大用场。天和地之间的各种诱惑太多了,四方风雨太多了,站直了委实不易,此乃生活;偏要努力站直了,乃是生活的诗。

       ③提起正直,我总是想起一个悲剧式的伟人,彭德怀元帅,想像着当他从庐山下来,山一般沉重的步履,怎样撼动了铁肠历史的心。俗话说,沉默是金,在一些非常时刻,不沉默更是金。于鸦雀无声之际,一声冲天的云雀,尤为惊心动魄。“我为人民鼓与呼”,底气不足者,更是无法作此一呼的。横刀立马不难,难的是四面楚歌之时仍横刀立马。历史是公平的,正直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必以正直本身的价值分量所平衡。因此,隔着山雾般浓重的岁月,我们仍一眼能看到他雕塑式地伫立于山顶俯视苍生的影像,那宽宽的肩膀能负起苦难,却不容挑丝毫阿谀,那便是一副品格的骨架啊!

       ④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更多的是从一些偶然的小事上折射出他生命的光

泽。有一个不知名的行人,捡到了一个鼓囊囊的钱包,他不停顿地寻找,最后交回失主。当别人问他钱包里有多少钱时,他说不知道,“我没打开,因为我怕诱惑。”我为这则轶闻感动,这里边含有一种真实的美和正直的底蕴。拾金不昧诚为上品,知己人性弱点而竭力避之、坦然述之,更见其品性的可爱端庄。

       ⑤这是一些让人眼湿、心热的故事。无须刻意铺写,人格的魅力即已是大手笔。当我想到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日子里,不改初衷,贞守信念地艰难前行,就觉得这世界着实可爱和充满希望。是他们漂亮地撑起了自己为人立世的骨架,也撑起了我们人类社会的脊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文/宋威,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04版)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不逾矩的自由

    ①一个周末,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看一个流行音乐的节目。舞台上,一位歌手正在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一个朋友幽幽地插了一句:”他这么唱就是创新,我这么唱就是跑调,凭什么啊?”我们相视大笑,之后却都因为这个问题而沉默。是啊,所有翻唱老歌的歌手,都不会与原唱一模一样,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区别,有的甚至与原版大相径庭,怎么他们就算创新,我们就是跑调呢?

    ②这样的问题还不局限于唱歌,书法、绘画、对弈、文学等无不如此。书画大家可以不拘成法,信手挥毫,一幅幅都是妙趣天成;棋艺高手可以不循棋谱,排兵布阵,一着着都是攻守兼备;文学宗师可以突发奇想,自出机杆,一篇篇也都是笔底生花……看来,打破常规是高手的一种特权,也是他们不同于常人的一个显著标志。

    ③同样是打破常规,对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同,是高手与常人的最大差别。歌手翻唱作品不按原谱,那是因为他们经过反复训练,对音乐的规律有了深刻认识,超越了单纯模仿的层次,他们看似“从心所欲”的各种发挥,都是建立在对音乐创作规律、和谐美感的严格遵循之上的,与寻常人找不着调的“发挥”岂能同日而语。

    ④孔子在叙述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时有这么一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诠释。“从心所欲”不难,但如果缺少对自身言谈举止的反复检点与不断修正,那换来的只能是一句“没教养”的评价。“从心所欲”的同时还能“不逾矩”,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至圣先师“十有五而志于学”,用了五十多年才达到这个境界。可见,“从心所欲”不是那么容易,没有一番滴水穿石、艰苦漫长的努力一定无法达到。

    ⑤懂得了这个道理 , 你就不必艳羡那些高手们“从心所欲”的率性和潇洒。从现在做起,从“循规蹈矩”做起,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不断反复实践与揣摩,总有一天,你也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从心所欲”,挥洒自如。

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 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⑪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⑫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⑬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⑭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⑮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⑰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