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耒阳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诫 子 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①意与日去 ()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
③年与时驰 ()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晚岚①;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注释: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枯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⑧…………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久而俱化
[宋]洪迈
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
予得双雁于衢①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②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③独无俦④ . 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呜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
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⑤上书,以谓圣功远被⑥ , 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衢(qú):指衢州。②扰:顺服。③块:孤独。④俦:伴侣。⑤禄东赞:吐蕃酋长。⑥被:遍及。
饮酒
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