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研读历史史料——明晰时代潮流】
材料一 郑师渠赞成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潮流是一致的,主要在三个方面表露:第一,太平天国有开放的对外政策;第二,太平天国主张“师夷长技”;第三,太平天国提出了近代化的方案。
——张林君《从史学研究动态认识太平天国运动》
【分析数据图表——洞悉时代走向】
材料二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两学译著统计表
年份 | 书目 | 自然科学(含应用科学) | 社会科学(政治、法学类为主) | ||
总数 | 占比 | 总数 | 占比 | ||
1896 | 《西学书目表》 | 259种 | 73.6% | 93种 | 26.4% |
1900—1904 | 《译书经眼录》 | 164部 | 33.4% | 327部 | 66.6% |
【高唱历史歌曲——感知时代涌流】
材料三
【探寻历史人物——感悟时代精神】
材料四
【悟史知今立志——勇担时代使命】
材料五 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
【器物开先河】
材料一 如图为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企业
图1 江南制造总局 | 图2 轮船招商局 | 图3 汉阳铁厂 | 图4 福州船政局 |
材料二 学者王曙光认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先声,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起点。
——引自《从洋务运动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工业化实践与工业化思想》
【制度求探索】
材料三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指出变法的必要:“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建议光绪帝效法日本,推行新政。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思想动根本】
材料四 依照学术界的通行理解,五四运动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五四运动指1919年因山东问题而引发的爱国热潮;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指1919年前后长达十余年的新文化运动,其内涵与外延都相当广泛,前后期的变化也明显。正如孙中山所言:“其将来收效伟大且久远”。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陈独秀 | 李大钊 |
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 |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