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长沙北雅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探究一: 小宇同学想知道竹子内的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
操作:他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满竹子内气体的集气瓶中现象:木条不复燃;
结论:竹子内气体不含氧气。
小超同学认为小宇同学实验不严谨,理由是。
[继续探究]探究二 :小超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理由,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①取 5 只 250mL 集气瓶,向 5 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一定量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
②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制取的氧气通过排水法将上述 1~5 号瓶中的水排尽。
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 1~5 号瓶中,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下表。
集气瓶标号 |
1 |
2 |
3 |
4 |
5 |
集气瓶中预装水的量/mL |
25 |
|
75 |
100 |
125 |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
微亮 |
亮 |
明亮 |
复燃 |
|
由上表分析,集气瓶 4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由实验现象可知,小超的理由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最后小组同学改进了实验,验证竹子内气体中含有少量氧气。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并完成实验)
I、将 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II、将 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III、将X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III中X的值应为{#blank#}1{#/blank#};将实验I和III比较可证明{#blank#}2{#/blank#};
将实验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1.0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和Xg氯酸钾混合加热, 现象与实验III相同,此步骤是为了证明氧化铜在该化学反应前后{#blank#}3{#/blank#}和{#blank#}4{#/blank#}都不变;
(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反思)实验 II 和 III 对比是为了证明{#blank#}5{#/blank#};
(提出问题)②双氧水分解速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 |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 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 O2 体积 |
1 |
50.0g |
1% |
0.1g |
9mL |
2 |
50.0g |
2% |
0.1g |
16mL |
3 |
50.0g |
4% |
0.1g |
31mL |
本实验中,测量 O2 体积的装置是{#blank#}6{#/blank#}(填编号)。
(结论)根据上表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越{#blank#}7{#/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