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宜春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微时代的微文化

       ①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贷、微电影、微小说……所有这些以去中心化、碎片化、零散化为特征的新兴文化形态、传播方式乃至经济活动形态、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微”已经成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

       ②曾几何时,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为追求的。在唯“大”是求的发展模式下,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广场、大楼、大马路……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大强度甚至大混乱,“大”成为现代人典型的“文明病”。就此而言,可以说,对于“大”的迷思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症结所在。“大”曾经、正在并将继续让我们感到紧张、压抑、沉闷甚至恐怖,“大”开始走向蠢笨、无个性和千篇一律。我们逐渐开始厌倦“大”,因为“大”已经越来越远离人本身。

       ③在新世纪,“大”已经不再是无争议的一个褒义词。

       ④与此同时,后工业、后现代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把我们带入了微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其实是一种更为亲切、随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微”可以让我们放松,“微”可以让我们从容,“微”可以让我们回归我们自身,“微”时代的来临带给我们会心的微笑,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⑤应该说,“微”不仅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形态的转型。

       ⑥在政治层面上,“微时代”的政治不再是宏观政治的一统天下,更加世俗化和平民化的微观政治正在改写我们的政治话语,重新设置我们的政治议程。微观政治使得“政治”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政治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建立了起更大的相关性,政治的参与途径变更加多样、快捷,参与群体更加草根化。在微时代,权力更加分散,参与更加便捷,微时代的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政治成为可能。

       ⑦在经济层面上,“微时代”的经济是以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导向的经济,是品质高于规模的经济,是绿色环保的经济,是互动、对话和共赢的经济。微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无微不至。

       ⑧在生活层面上,“微时代”既不拒绝理想主义,但也不排斥物质生活,既尊重英雄主义,更关爱平民百姓。它巧妙地将审美的触角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分肌理之中。“微时代”不排斥大气和粗犷,但同样懂得欣赏优雅和精致。

       ⑨“微时代”的微文化的特征或许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个性,自由,草根,青春。“微”文化是一种张扬个性的文化,微文化的口号是:Do It Yourself !“微”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由的文化,它更多游戏精神而较少实用功利,微时代的选择权更加多样,更加自主;“微”文化是一种草根参与的文化,一种祛魅的平民文化,一个去精英化时代的草根文化;“微”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低门槛,“想拍就拍”,“想唱就唱。”“微”文化是一种青春活泼的文化。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天堂,青年成为“微”文化的天然主体。

       ⑩当然,微时代并不是一个新的乌托邦,微文化和微生活也绝非完美无缺。微技术在方便信息发布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瞬间信息,也使谣言传播更加容易。它在扩大交流的同时也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部落化和江湖化,并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之下使人们迷恋于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大责任、大理想、大视野和大胸怀。

       ⑪因此,我们同样有充分理由警惕微时代的畸形发展,成为四分五裂的微分子时代。

(选自《中学生读写》有删改)

(1)、作者对“大文化”和“微文化”分别持什么态度?

(2)、作者认为我们现在已经步入“微时代”那么“微”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特点?依据文意概括填在下面表格中

“微”的体现

特点

政治方面

世俗化和平民化

(3)、“微文化”有哪些特征?请从第⑨段提取四个关键词。

(4)、请结合下面材料联系选文第⑩段说说你对“微时代”“微生活”的看法。

       材料链接:现在很多人刷微信、刷朋友圈成了一种病,早也刷,晚也刷,吃饭时刷,等车时刷,亲朋好友聚会时刷,甚至走路时也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只争朝夕,生怕一不小心错过了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绪……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__________________。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 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

    ①一个人对文化品的需求程度,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反映。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②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③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④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文凭,可以成为硕士、博士,但那不是文化。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没有这样的文化追求,是可怜的,也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

    ⑤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⑥很多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购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

    ⑦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仅仅精于自己家族和企业的业务领域,而对于社会文明则茫然无知。这样的茫然和无知,导致的后果是他们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漠视。

    ⑧中国慈善事业的严重滞后,富人缺少同情、帮助弱者的善良情怀,就是这种缺失的直接后果。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严重缺失。

    ⑨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放眼我们的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素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文情怀。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良心。

    ⑩阅读使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格,涵养崇高情怀。而一个人只有培植了崇高品格,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阅读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袁隆平

①我是学农的,一生从事水稻研究,我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杂交水稻的情况。我终生的愿望就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②给大家说一下什么叫作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就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产量的水稻。大家知道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小到微生物,大到人类,都有杂种优势现象,水稻也不例外。它有强大的杂种优势,表现在杂交的水稻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生命力强等。(幻灯片上出现三个不同的水稻品种)你们看图片,左边是母本品种,右边是父本品种,中间的就是这两个品种的杂交品种,它穗子多,穗粒大。(幻灯片上出现杂交水稻根系照片)你们再看,这是杂交品种在地下的部分,根系也特别发达。(图片显示,像瀑布一样沉甸甸的水稻)你们猜猜看有多少斤?(问台下)你们不是学农的不知道,(全场笑)亩产900公斤以上。(台下发出一片惊讶声,掌声响起)

③水稻有杂种优势,但是要利用这杂种优势非常困难,因为杂种优势只是第一代才有,第二代就没有了,因此每年必须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交种子用于生产。而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雄蕊雌蕊在一起,一颗谷子就是一朵花,只生产一粒种子。用人工授粉生产杂交水稻是杯水车薪,因为一颗谷子一朵花,你要把雄蕊去掉,把另外一个品种的花粉授过来,这是不可能生产出大量的杂交水稻种子的。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不能得到利用。我们就想了一种办法,把正常的水稻培育成一种母水稻,它的雄蕊退化了,主要是花粉退化了,没有受精能力,叫作雄性不育系,也叫作母水稻。(幻灯片中出现花粉的图片)你们看,正常水稻的花粉是圆形的,这是母水稻的花粉,是退化了的,我们就培育这种母水稻,它自己不能结实,完全靠外来的花粉授粉受精。用这类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就可以大量生产第一代杂交种子。

④我国的杂交水稻发展得很快。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大面积应用,由于产量高,推广速度很快。

⑤近几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有 2.4亿~2.5亿亩左右,全国水稻有4.4亿~4.5亿亩,杂交总面积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7%以上,总产量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65%。全国水稻的平均产量是420公斤/亩,常规水稻是 390公斤/亩,杂交水稻是480公斤/亩,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000多万人口。

⑥全世界水稻的平均产量大概接近300公斤/亩。日本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它的水稻平均产量是 445 公斤/亩,而我们的杂交稻平均产量是 480 公斤/亩,比日本还高。日本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是2500万亩,我们的杂交稻种植面积差不多是日本的 10倍,达到2亿4000万亩。超级稻达到2000万亩,亩产550公斤,比日本的高出 100 公斤。日本是非常骄傲的,但是在中国面前他们不得不承认,要向我们学习。

⑦美国也推广了我们的杂交水稻,美国不可能用人工赶花粉,就用小型直升机,把父本的花粉吹起来落下去受精。美国一块地起码 100 亩,不可能拉绳子。(全场笑)今年美国要进一步发展,要种植占美国水稻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杂交水稻。我们有合作协议,他们赚了钱就给我们分成,前年分了100多万美元,去年分了200多万美元。还可以,他们很讲诚信。(全场大笑)

⑧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水稻仍然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按2.5%的光能利用率计算,在湖南一季稻的亩产理论上可达1500公斤。有了这样的科学根据,我就大胆提出为第四期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而奋斗。我希望到 2020年我 90岁的时候,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梦想。(全场热烈鼓掌)

⑨杂交水稻在新世纪对保证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将发挥重大作用,全世界有 22.5 亿亩的水稻,如果全世界50%的稻田都种植杂交水稻,每亩按照150公斤算,至少每年可增产1.5 亿吨粮食,可多养活4亿到5亿人口。这是我的终生愿望之一。(全场鼓掌)

(选自《激荡 文化讲坛实录》,有改动)

阅读

落井之驴

马明博

日光最先照亮的是村庄里竖起来的烟囱,冬天人们起得晚,看不到。再说,烟囱不会尖叫,不会因为太阳最先宠幸它,它就兴奋起来。烟囱不,它浑然不觉,矮矮地直蹲在房顶上,等候灶膛火起,它好一个个地吐烟圈。

(A)日光其次照亮了村庄前面的池塘,人工挖出来的池塘,结着冰,阳光照在冰上,冰想,你照得紧了,我不就化了吗?所以,它也不领日光的情,反倒像村里避邪的玻璃镜一样,把那份温暖给反射回去了。

冬天的村庄,太阳出得晚,鸡叫得也晚。不是鸡叫得晚,是晚睡的人醒不来,听不到。晚睡的人零零散散地聚在不同人家的房子里,吹牛,聊天,抽烟,喝茶,打牌,下棋。夜深了,星星都睡了,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腿脚,回家去。

21世纪华北平原冬天的早晨;静得像一片梦。

池塘边的两口井却醒着。天越冷,井口冒出来的白色水汽越浓得化不开,远远望去,蒸腾着,像电视剧里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村庄里的人,最信的神仙就是财神。原来的门神尉迟恭、秦叔宝早已经下岗,换成了左右同一副微笑的脸孔,头戴官帽,手张“恭喜发财”的财神。

当然,财神只在麻将桌上,不在清晨,财神和他的崇拜者都在睡眠之中。

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牵着驴走过来的人——要不,这个早会多么寂寞。

牵驴的人牵着驴,踩过结冰的池塘,向南边走去。塘北井的水,人吃;塘南井的水,牛、马、驴、骡等牲畜吃。

牵驴的人叼着根烟,不时地吐着烟雾,口里呼出长长的白气,如一辆小火车刚刚启动,他的脚下,没有铁轨,只是滑滑的冰。他不在意,大踏步地向前,

这头驴很漂亮,周身黑色,只有嘴巴一圈白毛。牵驴的村人,长得五大三粗,是一堵会移动的墙。他左手牵着驴,右手提着*,箐把手上缠着长长的绳子。

驴小心翼翼地缓步走在冰面上,蹄子轻拾轻放,比牵它的人仔细多了。它想低下头来看路,但此时,绿绳在驴嘴与主人的手之间,扯成一条直线。它低不下头来,顾不上害怕,它只好跟着主人步伐飞快地前进。

从井里提上来的水,冒着白乎乎的热气。

驴欢快地喝了几口。不知道为什么,它兴奋了,是不是水太甜了?它要用歌唱对主人表示感谢?它突然抬起头畅快响亮地叫了起来,嗷嗷的驴叫声,在这个空寂寂的早晨一波波地荡漾。驴一边叫,一边摆弄着头,唇毛上沾的水,甩了主人一脸一身。

主人扭头吐掉了烟卷,拉低缰绳,叫驴低下头来继续喝水。驴往外挣。主人生气了,用手里的绿绳扇打着驴的脑袋。驴四处躲闪着,不停地着脚步。

它忘记了这是在小小的井台上。井台上结着厚厚的冰。

脚下一滑,驴扑哧一声滑倒了。井台和井不会移动,也无法猛地推这头驴一把。所以,驴的两条后腿、半个身子,滑到井里来了,

牵驴的人一下子张大了嘴巴,他愣住了。

脚下冰滑,冬闲的驴又肥,他不敢贸然过去抓或者拉驴的前蹄。

他紧紧地扯着缰绳,努力往上拽他的驴。一边左瞧右瞅,希望冒出个人影来帮帮他。

这个清冷的早晨,周围只有寂寂荡荡的空气。,

驴一半掉在井里,一半搭在井台上。它显然搭不住了,前蹄不停地划着结冰的地面,即便它的前蹄现在变成有五指的人手,它也是徒劳,因为它眼前连个稻草都没有,越是挣扎,它越是往下滑,主人的脚也往井边上滑过来了,他不得不松开手里的缰绳。扑通一声,驴终于掉进井里。

这头驴不是第一次落到井里。

(B)秋耕的闲暇,它搭着绳在地里啃青草时,看到了一头发情的母驴。它奔了过去,爱情总是让人不太在意脚底下的陷阱,对驴也一样。这头驴向前蹿着蹿着,忽然消失了。

它掉到了一口枯井里。

这头追求爱情的驴子,来不及享受爱情,就被井困住了。它是幸运的。井底半尺深的软泥,减轻了它的摔打,它没有死,

井底阴冷,驴感觉到了恐惧。它试着站立,站起来了,在井底昂起头凄惨地叫嚷。主人赶过来,站在井口,急得直搓手,却没有办法。

村人闻声赶过来,大伙商量着用绳子把驴拉上来,无奈驴子太重,井太深,只好作罢。一天两天过去了。村人们束手无策。怎么办?驴子死在井里事小,要是驴子烂在井里,发起瘟疫,可不得了。他们请教村里的长者。长者说:掏井有功德,填井有灾祸。事已至此,填一口井,比闹灾合算。

村民们做了分工,有人用小推车从不远处运来土,堆在井旁;有人用铁锹往井里填土。驴很快意识到它面对着什么。

起初,它在井底绝望地大叫,拼命地周转着身子。让在场的每个人听着,心里都凉凉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驴子安静下来,

人们快速地把堆在井边的几车土填下去,运土的车还未到,这个间隙里,有人忍不住朝井下看了一眼。井底的情景让他呆住了。

填下去的土,并没有把驴子埋住。他感到奇怪,又朝驴背上扔下一锹土。结果,驴把土抖落下去,又用蹄子踩了几下。这头驴,没有被要埋掉它的土吓倒,这次填土的机会,倒成为它远离死亡井底的最佳时机。

运土的车来了,大家议论着这件事。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继续填土,没过多久,土快填到井口时,这头驴一跃而出,得以生还。

这个冬天的早晨,谁知道,它还有没有上次那样幸运。

(选自《读者·精华(23)》)

【注释】①马明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受读者喜爱的佛教文学作家,近年来致力于以文字弘扬佛教文化,与有缘人分享法喜、禅悦.②筒:竹、木等制成的水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