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龙岩漳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材料一:
材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东汉·王充《论衡》
请回答:
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国通史》
材料二: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定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大变革,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合乎秦国国情。变法时遵循的改革思想及变法的内容,针对当时秦国的内部形势和内部环境所制定和推行,是秦国走向强大的根本原因。但这场变法也给秦及秦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秦的灭亡。苏轼言:“故帝秦者,商君也;亡秦者,亦商君也。”
——摘编自张俊英等《商鞅变法与秦王朝之兴衰研究》
材料二: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
【思想创新】
材料一:“凡诸子百家,……,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汉书·艺文志》
【制度创新】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
——《史记·秦始皇本纪》
铜量、铜权
【人才创新】
材料三:
商鞅像
汉武帝像
祖冲之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