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一榫一卯①总关情》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成为一体,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却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并被运用的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一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释】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1)、文章介绍了榫卯的哪几种功能?
(2)、下面这则材料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

(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3)、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5)、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的花儿落了

      当当当,钟声响了,毕业典礼就要开始。看外面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我又想,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院里大盆的石榴和夹竹桃今年爸爸都没有给上麻渣②,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的事,急得吐血了,到了五月节,石榴花开得没有那么红,那么大。如果秋天来了,爸爸还要买那样多的菊花,摆满在我们的院子里、廊檐下、客厅的花架上吗?

爸爸是多么喜欢花。

      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陈家的伯伯对爸爸说:“老林,你这样喜欢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堆女儿!”我有四个妹妹,只有两个弟弟。我才12岁……

      我为什么总想到这些呢?韩主任已经上台了。他很正经地说:“各位同学都毕业了,就要离开上了六年的小学到中学去读书,做了中学生就不是小孩子了,当你们回到小学来看老师的时候,我一定高兴地看到你们都长高了,长大了……”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个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蓝莓不是“莓”

    ①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蓝莓的身份。虽说名字里面有个“莓”字,但是它们跟草莓可没有半点瓜葛。实际上,蓝莓跟美丽的杜鹃花是同出一门的表兄弟。如果把草莓、蓝莓和杜鹃花的花朵放在一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分清它们的亲疏关系了。再看看蓝莓植株的个头,显然跟长着草质茎蔓的草莓不是一家子。

    ②蓝莓的大名叫越橘,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成员。越橘属是一个大家庭,整个家族有400多位兄弟,在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都有它们的身影。而得到蓝莓这个通用名,就是因为它们果实的蓝色“外衣”。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蓝莓果实都是蓝色,比如广泛栽培的兔眼蓝莓在成熟前就泛着红色,而野生的红豆越橘完全是鲜红色的。

    ③蓝莓的花朵与果子一样颇显精致,就像一串小小的灯笼。在这些花朵的内部有含糖量很高的花蜜,这正是众多蜜蜂、熊蜂所爱好的食物。虽然蓝莓花没有特殊的强烈气味,但是仅凭花蜜就可以吸引大批的传粉者。这些“食客”在聚餐的同时为蓝莓完成了授粉工作。蓝莓蜂蜜的甜度极高,即使稀释数倍仍能甜入人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为何蜜蜂愿意辛勤工作了。

    ④作为一种野果,蓝莓很早就开始被我们的祖先采食。据考证,在1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食用野生蓝莓的记录,一些种类(如乌饭树)的枝叶还被用做强身健体的药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苍山越橘具有“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名目”的功效。

    ⑤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和美洲文化中,也有很多关于蓝莓的记载。在农作物欠收的年份里,蓝莓是重要的救荒食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蓝莓对于新大陆的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拓荒者在有野生矮丛蓝莓集中分布的地方,将它们从森林中疏离开来,划分成便于修剪和采摘的地块。

⑥最早的、有记载的蓝莓驯化工作开始于1905年。在此之后的短短100多年间(相对于其他农作物,这个时间是极其短暂的),蓝莓已经发展为成规模的新兴园艺作物。截止到2007年,世界蓝莓种植面积已经超过8万公顷,2007年美国和加拿大总出口量达3.1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0.8%。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引进和栽培蓝莓,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50公顷跃升至2008年的600公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蓝色的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房子(节选)

曹文轩

       眼看着就要汇演了,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须的秃头而苦恼不堪。

       柳三下用双手抱住自己的头:“不行,我不能做秃鹤。”仿佛不是要剃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

       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都很遗憾。

       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傍晚,孩子们都放学回去了,秃鹤却不走,在校园门口转悠。当他看到桑桑从家里走出来时,连忙过去:“桑桑,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

       “好吧。”桑桑接过纸条。

       秃鹤转身离开了校园,不一会工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里。

       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蒋老师:

       我可以试一试吗?

       陆鹤

       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

       当校长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也半天没有说话,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秃鹤从未演过戏。但秃鹤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就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不知是因为秃鹤天生就有演出的才能,还是这个戏在排练时秃鹤也看过,他居然只花一个上午就承担起了角色。

       在参加汇演的前两天,所有参加汇演的节目,先给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演了一遍.当秃鹤上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孩子们全无一丝恶意。

       秃鹤要把戏演得更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

       小姑娘,快快长,

       长大了,跟连长,

       有得吃有得穿,还有花不完的现大洋……

      【甲】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的旋转,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秃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接下来,掌声不断。当秃鹤将大盖帽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桑乔又要夺得一个好名次了。

      【乙】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耗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十分强烈。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

       桑桑第一个找到了秃鹤。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

       桑桑听到了秃鹤的啜泣声。

       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

       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

       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选自曹文轩《草房子》)

      【注】①秃鹤:陆鹤的外号,因为陆鹤是秃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佳饮料——白开水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料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喝矿泉水、纯净水已是普遍现象。喝雪碧、可乐成了一种时尚,各种名目繁多的功能饮料更是赢得了青少年的青昧,而饮用白开水的人却越来越少。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任何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②众所周知,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医学角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生理健康有价值。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而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含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

       ③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锌、铁、铜、铅、氟、碘和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能缺乏,但也不能过多。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为矿泉水的1/10 , 又是纯净水的10倍。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300毫升/升,自来水为20-30毫升/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升/升。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④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一般都偏高,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的人,往往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食欲不振的人则由于饮料影响正餐,可能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而渐趋瘦弱。饮料中的果糖会阻止人体对铜的吸收.引起贫血等病症。饮料中的人工色素、防腐剂在体内蓄积,会干扰多种酶的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再者。饮料中的大量电解质不容易很快从胃肠排空,而是较长时间存在于胃肠内,影响消化吸收,降低食欲。同时还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另外,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加以净化后的纯净水会失去如镁、锌、铁、硒、碘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人体便会缺少某些必要的元素而造成营养失衡,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

       ⑤那么,如何科学地饮用白开水呢?首先要注意喝水时间。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最好在两顿饭中间适量饮用。其次要掌握喝水的量。成人每天需500~3000毫升,要一次性将一整杯水喝完,这样有利于身体真正吸收;最好每隔1~2小时喝一杯,不要等到有口渴感觉时才饮水。再者要喝新鲜开水。饮用水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上升,可转换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将水加热到100℃并持续沸腾3分钟,等降温到30℃以下后最适合安全饮用。而生水、不开的水、重新煮开的水、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蒸锅水(蒸馒头等的剩锅水)和老化水(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等,是绝对不可饮用的。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是乡村振兴的必解之题

    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活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让垃圾分类成为新习惯、新时尚、新规矩,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对农村来说,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经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应该顺势而上,在乡村振兴中答好垃圾分类必解之题。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垃圾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垃圾遍地已经成为一大公害,要把垃圾分类与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标准,建立有效机制,促进垃圾分类形成自觉。

    农村垃圾分类有一定基础。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知道,乡村利用废弃物是几千年来的传统,在传统社会是没有垃圾概念的,人们力求做到物尽其用。在农民的眼中只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可以利用的,一种是不能利用的。乡村垃圾分类没有像城市那样复杂,只要告诉农民哪些东西可以利用,哪些东西不可以利用,不可以利用的再进行回收。乡村的优势在于可利用的东西农民会去再利用。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的垃圾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城市里有的垃圾在乡村也都有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教育宣传、示范提醒告诉农民如何进行更专业的垃圾分类,也是非常必要的。

    农村垃圾分类不能照搬城市。在农村实施垃圾分类,要从乡村生活的实际出发,从传统生活方式当中汲取智慧。不能简单地把乡村变成城市,甚至简单地用城市的理念去建设乡村,这样只会使乡村垃圾分类处理越来越麻烦。农村垃圾分类不应该主张简单地分几个桶,然后把垃圾拉走。要充分利用农民的智慧,依靠老百姓天然地利用垃圾、处理垃圾的意识和能力,再加上科学的分类理念,不断探索适应现代生活要求的垃圾分类办法。

    当然,农村垃圾分类也有个补短板的问题。毕竟,农村各地的情况不同,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程度也不同,尤其是一些旧的生活习惯亟待改变,这就需要用新的理念进行教育引导,促进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除了要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还可以在农村超市、便利店等就地设立便民回收点,鼓励采用押金、以旧换新、设置自动回收机、网购送货回收包装物等方式回收再生资源,实现回收途径多元化。采取“入乡随俗”式的垃圾分类方法,调动广大村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效率。强化系统思维,将农村垃圾分类同推进生态治理工程结合起来,通过综合施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本文选自绍兴文明网  作者:久久泰平 )

   

【材料二】

    【材料三】农村垃圾分类,浙江经验

    龙游:垃圾分类就近处理

    龙游县通过“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的模式,已投资1700多万元建设太阳能或机器雄肥房等终端设施,覆盖全县70%以上村庄,让农村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得到就近处理村民们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换取积分,在全县100多个垃圾兑换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萧山:垃圾分类荣誉榜

    2018年开始,萧山河上镇众联村启动垃圾分类智慧收集。每一户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都建立了档案,根据农户每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统计积分,并记入“五和众联”积分榜,用于月考核和季度奖励,并作为评比“十佳农户”等荣誉的必要依据。垃圾分类的积分不仅值钱,更有荣誉感。

    金华:“两拣四分”全国首创

相比上海的生活垃圾分类方式,金华的“两拣四分”简单太多。简而言之就是:把垃圾分为“会烂的”和“不会烂的”,再对不会腐烂的垃圾分为“可卖”和“不可卖”两类,并鼓励农户和保洁员将不会腐烂的垃圾中可回收、可卖的垃圾自行收集,实际需填埋处理的就只有“不可卖”垃圾。简单可行的分类方式,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如今,金华早已实现了城乡垃圾分类全覆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