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北之塞(苦于)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竹短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C、子孙担者三夫(肩负,扛) D、甚矣,汝之不(同“慧”,聪明)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九十               焉置土石 B、河曲智叟笑而之曰     身已入半,露尻尾 C、我之死,有子存焉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帝感其               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3)、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妻献疑曰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B、投诸渤海之尾,隐土北     莲,花君子者也 C、山不加增                 其将固可袭虏也 D、河曲智叟亡应             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4)、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开篇交代故事背景,以“方七百里、高万仞”表明太行、王屋二山面积之大、山势高陡,为下文移山、负山的情节做铺垫。 B、对待愚公移山一事,愚公之妻“献疑”、河曲智叟“笑而止”,二者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与阻止的态度。 C、文中的两个老人一“愚”一“智”,愚者大智若愚,智者理屈词穷,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似褒实贬、似贬实褒,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D、本文故事情节生动,又带有神话色彩,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 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 ,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文言文阅读

宋代名人范仲淹主要生平经历表

生平简介

选文摘录

26岁①____

【甲】公以进士释褐①为广德参军,日报其狱与太守争是非。守数以盛怒临公,公未尝少挠,归必记其往复辨论之语于屏。去,至字无所容,贫止一马,鬻②之,徒步而归。非明于所养者,能如是乎? 狱官有亭,以公名之者旧矣。

(节选自汪藻《范文正公祠堂记》)

39岁上万言书,执经讲学。

【乙】至楚州,以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延掌府学,仲淹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生徒辐辏③。尝上宰相书,请择郡守、□县令、□游惰、□选举、□将帅,凡万余言。殊从之,遂除仲淹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尤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无所倦。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宋代士大夫踔厉④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节选自《宋名臣传》)

52岁②____

【丙】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所得赐赍⑤,省以上意分赐诸将,使自为谢。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人逃者。蕃酋来见,召之卧内与语不疑,士勇边实。边上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节选自《宋名臣传》)

57 岁贬官邓州,

坚守初心。

【丁】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注释】①释褐:进士及第后被授予官职。②鬻(yù):卖。③辐辏(còu):形容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④踔(chuō)厉:雄健,奋发。⑤赐赍(jī):赏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