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

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关于某一主题的知识卡片内容据此判断,卡片横线上应填写的主题是(    )

主题:
特点1: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特点2: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特点3: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A、西欧庄园 B、租地农场 C、分散的手工工场 D、集中的手工工场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围绕“人与自然共生”主题开展探究。

【驯化动物与古代文明】

材料一

古文明

地理环境

代表性训话动物

名称

生物学特征

文献记录

考古发现

古代埃及

气候炎热,雨水稀少,90%地区被沙漠覆盖

经过训练的驴可以2到3 天不喝水,饲料主要是草料和粮食

古埃及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船尺、驴子,也常用驴拉犁耕地

已发现连通东地中海地区的古代驴队商道遗迹

古代两河流域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适应寒冷山脉和炙热沙漠等各种气候与地形,喜食草类植物和谷物

羊毛是主要赋税形式之一,国王会亲自监督年度剪羊毛活动

出土资料显示,在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商品中,羊毛纺织品最重要

——摘编自王思明《世界农业文明史》等

【动物产品与社会发展】

材料二 欧洲中世纪畜牧业比重较大,使得毛纺业发达。14世纪早期,佛罗伦萨羊毛纺织业臻于极盛。许多街道与羊毛加工有关,如剪毛工街、大锅街和染匠街等。在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在工场做工,领取计时工资。14世纪40年代,佛罗伦萨约9万人,其中3万人从事毛纺生产,大量商人、手工业者定居于此。

——摘编自侯建新《欧洲文明进程》等

【野生动物与近代殖民】

材料三 16世纪后期,海狸皮制作的毡帽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一张海狸皮运到欧洲加工后,至少增值10倍,甚至200倍。17世纪以后,随着英法等在北美建立殖民地,毛皮贸易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到19世纪中期,北美大陆的海狸毛皮贸易由于海狸的绝迹已经衰落。土著人千百万年以来衣食所系的这种主要动物迅速消失,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贫困。

——摘编自付成双《动物改变世界》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