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无答案)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
【提出问题】 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 1:废液中的溶质只有 NaCl。
猜想 2:废液中的溶质有 NaCl、NaOH、MgCl2 。
猜想 3:废液中的溶质有 NaCl、MgCl2 。
【评价与交流】小红认为猜想2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则你的猜想为:。
【实验探究】请你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并写出对应的现象和结论。
(1)将厨余垃圾放入沼气池中,经甲烷菌发酵产生沼气。如图甲所示为沼气中各成分含量,X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其化学式为{#blank#}1{#/blank#}。
(2)为了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 , 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2{#/blank#}。
(3)约30 kg的厨余垃圾通过该技术处理可产生1 m3的甲烷,完全燃烧这些甲烷理论上能将{#blank#}3{#/blank#}kg(保留整数)的水从20℃加热至100℃。[ , ]
已知,Fe(OH)2 沉淀容易在溶液中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 Fe(OH)3沉淀.请回答:
【查阅资料】
①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②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在本实验中用作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实验】】将口罩燃烧后的气体通入如图1中的装置,气体通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blank#}1{#/blank#}(填“AB”或“BA”)。若观察到A装置中溶液变浑浊,B装置中固体变蓝色。
【结论1】口罩的材料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2】为了确定材料的组成中是否有氧元素,同学们称取2.1g剪碎的样品放入玻璃管中,通入充足的氧气,加热(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充分反应后,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D装置增重2.7g,E装置增重6.6g。
【结论2】口罩材料中一定{#blank#}2{#/blank#}(填“有”或“没有”)氧元素。
【反思拓展】
(1)若D与E装置互换,则会导致氢元素的测定结果{#blank#}3{#/blank#}。(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2)实验2的操作中,通入足量的氧气使样品完全燃烧,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入氧气,其主要目的是{#blank#}4{#/blank#}(填字母)。
a.防止浓硫酸倒吸 b.将燃烧产生的气体排入D、E中完全吸收c.使样品完全燃烧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