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 , 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行乱其所为  拂:      ②犹割以啖腹  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3)、下列对文中句子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B、所以/动心忍性 C、必须/先存百姓 D、其/耳目皆为敝
(4)、(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举事例,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A的中心论点。(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要B
(5)、(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说和做》(节选),完成第下面小题。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⑪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⑫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⑬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