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河池天峨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综合性学习: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下列相关任务。
(1)、(观点论述)一名游客在景点处涂鸦,有人上前劝阻,该游客振振有词:“古人常有题壁诗,我为什么不能画!”对这名游客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
(2)、(对联续写)结合第(1)小题的内容,根据上联补齐下联。

上联: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   

下联:(填6个字)

(3)、(新闻概述)根据下面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昨天下午,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法国皮诺家族当日在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铜铸鼠首和兔首。圆明园学会专家表示,这是有史以来回归的分量最重、价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圆明园文物。鼠首、兔首回归后,很可能入藏国家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介绍,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铜铸像中的两件。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四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2022年3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当年9月秋季学期,单独设立的劳动课出现在了中小学生的课表里。

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独立设置,有利于发挥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对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从四个途径实施劳动教育: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____、在课外校外活动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认为,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参与和支持,除了体现在劳动过程中的适时适当指导外,还在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

【材料二】为加强劳动教育,某校拟增设“种植”特色劳动课程。结合该课程,制定了学习方案。见下表。

学科

学科知识

“学科+劳动”实践活动

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

化学

酸和碱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

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

生物

植物分类植株的生长

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

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授粉、剪枝、间苗、除草

语文

应用文写作

撰写种植日志

总结种植经验

【材料三】2023年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生农场,看到孩子们为西红柿、黄瓜等浇水、松土、除草、授粉,总书记说,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希望同学们从“学农”中感受到农作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爱粮食、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劳动,锤炼意志品质,增长学识才干,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陕北梁家河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同乡亲们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钢草、挑粪、拉煤……从而“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

(节选自“学习强国”2023年5月)

【材料四】1950年至今,我国先后召开过16次表彰大会,共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4万余人次。在2020年全国劳模表彰中,一线工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占比已高达71.1%。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