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十五岁的月亮
刘柠柠
①十五岁的我,像一只困兽,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②正是晚饭时间,教室里只剩我一人。初三和毕业班,是两个令人紧张的词语。我烦躁因为我向班主任请假被拒绝了。
③执拗而任性的年纪,是不会理解老师的苦心的。看着班主任的背影,我几乎绝望了。
④我想回家,想吃母亲做的热饭热菜,想在自家热被窝里好好睡一觉。进入初三一个多月,我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我们班的教室在二楼西头的最后一间。学校依山而建,从教学楼一楼去食堂,要走十几级台阶。食堂前面有一个花坛,花坛紧挨着教学楼,比二楼的教室只矮一点。我曾看见几个调皮的男生懒得走楼梯,趁老师不注意,直接从教室走廊上往下跳到花坛,再去食堂。
⑤我冲出教室,学着那些调皮男生的样子,站在走廊的水泥栏杆上,朝着花坛跳下去。随后,我得意地爬起来,朝走廊上的同学们笑笑。一个和我要好的同学把书包甩给了我。
⑥到家时,我早已饥肠辘辘。母亲炒了一碗米饭,我狼吞苦咽地吃了起来。她柔声地问我哪里不舒服。我说:“没哪里不舒服啊。”
⑦母亲的脸色变得有点难看,不停地数落我。内容无非就是要我认真学习,我埋头吃饭,没有理会。
⑧门外传来父亲的声音。母亲拿起手电筒,迎了出去。我站在门口,只看见一个从田埂上走过来的黑影子:上身前倾,背部高高隆起,像一只单峰骆驼。父亲并不是驼背。他生性勤劳,如果回家路经树林,他会顺手捡些枯枝捆好了背回家。父亲看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向老师请假没?”我答不上来。“啪!”我的脸重重地挨了一巴掌。
⑨他似乎还不解恨,抓起门后的扫帚朝我扑过来。他一边打,一边骂我不争气,小小年纪就学会逃学,长大了肯定是个没用的人。
⑩我捂着火辣辣的脸,不争气的泪水奔涌而出。我流泪是因为父亲骂我的话。我,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优秀,这一次,仅仅因为回家,我就成了一个逃学的坏孩子。我背起书包,摇摇晃晃地走出家门。
⑪月亮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安安静静地候在夜空中,偶尔有几声虫鸣,犹如优美的小夜曲。恍惚间,我听见有人呼唤我的名字,那是父亲和大表哥的声音。我拐进小树林,蹲在灌木丛里。他们走远了,我才站起来,打算去学校。如果去外婆家或姑妈家,最后都会被她们交到父亲手上。
⑫我在树下穿行,很快,我走出这片小树林,来到山脚下的一个水塘边。我在水边坐了一会儿,冰盘似的月亮倒映在水里,我忘了身上的痛,伤心也不见了。我捡起一块石头,朝水中央的月亮砸过去,刹那间,满池小星星闪闪发光。
⑬回到学校时,同学们还在上晚自习。我跑到操场上,那里空无一人。我坐在那儿,静静等着下课后再跟着同学们一起回寝室。
⑭我一进寝室,同学们纷纷拥上来问我去哪儿了。原来,父亲来学校找过我。然后班主任来了,站在门外大声问我回寝室没有。他说:“你父亲等着我回电话。”
⑮第二天早上,我去教室上早自习。我看见父亲在教室门口站着,他头发蓬乱,眼窝深陷,披了一身细密的小水珠,身上穿的外衣湿了,一双解放鞋上沾满了湿润的黄土。他把一罐腌菜递给我。他的手很凉,皮肤粗糙得仿佛腐朽干枯的老树皮。我的心好像被什么扯了一下。
⑯他在我面前站了不到一分钟,临走时,我看见他的嘴唇嚅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可最终什么也没说。
⑰我低下头大串眼泪摔碎在我的脚背上,就像那一夜的水塘里,被我砸碎的月光。
(选自《读者》,有删改)
“我”因想家请假被拒,①→因父亲的责骂和母亲的冷淡离家返校,②→我”被父亲感动,认识错误。
小溪巴赫
肖复兴
①巴赫(Bach)的德文意思是指小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似乎这个德文的愿意一下子解读开巴赫的一切。
②说来很惭愧,因为见识的浅陋和闭塞,我听到的巴赫的第一支乐曲是《勃兰登堡协奏曲》,还只是其中的片段。但这支著名的乐曲,当时勃兰登堡对它根本不屑一顾,没让他的乐队演奏,而是将这支乐曲曲谱的手稿混同在其他曲谱中一起卖掉,一共才卖了36先令。可以说,如果没有1802年德国音乐学家福尔克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巴赫的传记,没有1829年门德尔松重新挖掘并亲自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恐怕巴赫的音乐到现在为止还只值36个先令。
③但这样说并不准确,如果没有福尔克,门德尔松,还会有别人将巴赫音乐的真实价值挖掘出来,告诉世人的。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即使看来再弱小只是潺潺的溪流,是不仅埋没不了的,而且不会因时间久远而苍老,相反却能常青常绿。这确实是音乐独具的魅力,它同出土文物不一样,出土文物只能观看,追寻,钩稽,对比,它却能站立起来,用自己的声音塑造起形象来,抖落岁月覆盖在身上的一切仆仆风尘,让人们刮目相看。时间只会为它增值,就像陈年老酒一样,时间和醇厚的味道融为一生,互成正比。
④这就是小溪的意义吧?
⑤我小溪,涓涓细流,就那样流着,流着,流淌了三百年,还在流着,这条小溪的生命力该有多么旺盛。在我们没有发现它的时候,其实它就是这样永不停止地流着,只不过那时被树荫掩映,被杂草覆盖,或在那高高的山顶,我们暂时看不见它罢了。
⑥大河可能会有一时的澎湃,浪涛卷起千堆雪。但大河也会有一时的冰封,断流,乃至干涸.小溪不会,小溪永远只是清清的,浅浅地流着,永远不会因为季节和外界的原因而冰封,断流,干涸.我们看不见它,并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因为我们眼睛的问题:近视,远视,弱视,色盲,白内障,瞎子,或只是俯视浪涛汹涌的大河,或只是愿意眺望飞流三千尺的瀑布,而根本没有注意到小溪的存在罢了。而小溪就在我们的身旁,很可能就在我们的脚下。它穿过碎石,草丛,隐没在丛林,山涧,行走在无人能达到连鸟都飞不到的地方。
⑦在险峻的悬崖上,它照样流淌;在偏僻的角落里,它照样流淌;在阳光月光的照耀下,它照样流淌;在风霜雨雪的袭击下,它照样流淌……小溪的水流量不会恣肆狂放,激情万丈得让人震撼,但它让人感动是持久的,不会一曝十寒,不会繁枝容易纷纷落,不会无边落木萧萧下,而总是一如既往地水珠细小却清静地往前流淌着。它拥有这巴洛克特有的稳定,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它的美不在于体积而在于它渗透进永恒的心灵和岁月里,就像刻进树木内心的年轮里。它不是一杯烈酒,让你吞下去立刻就烟花般怒放,烈火般燃烧;它只是你的眼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珍珠项链般地挂在你的脖颈上,或悄悄地湿润着你的心房。
⑧有人说巴赫伟大,称巴赫为“音乐之父”,说在巴赫以后出现的伟大音乐家中,几乎没有一个没受过他的滋养。贝多芬,舒曼,利姆斯基-科萨科夫,雷格尔,勋伯格,肖斯塔科维奇……无数后代音乐家对巴赫的敬仰和崇拜,甚至专门创作出有关巴赫的主题音乐,以他们钟情的乐器的鸣奏,向巴赫呼唤,表示着对巴赫的敬意。
⑨伟大不见得都是巍巍乎,昂昂乎,如庙堂之器哉。伟大可以是高山,是江河,但伟大也可以是溪水。巴赫就是这样清澈的小溪水,当世事沧桑,春秋代序,高山夷为平地,江河顿失滔滔,大河更改河道,小溪却一如既往,依然涓涓在流,清清在流,静静在流。
⑩这就够了,这就是小溪的伟大之处。
⑪在宁静如水的夜晚,巴赫的音乐,是孔雀石一样蓝色夜空下的尖顶教堂正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教堂旁不远的地方流淌着这样的小溪水,九曲回肠,常袖舒卷,蜿蜒地流着,流向夜的深处,溪水上面跳跃着教堂寂静而瘦长的影子,跳跃着月光银色的光点……
⑫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巴赫的音乐,是无边的原野,青草茂盛,野花芬芳,暖暖的地气在氤氲地袅袅上升,一群云一样飘逸的白羊,连接着遥远的地平线。从朦朦脓脓的地平线那里,流来了这样一弯清澈的小溪,溪水上面浮光耀金,却带来亲切的问候和梦一样轻轻的呼唤……
(逃自《我的有趣在无聊的日子里》,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