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月回家取干粮。月末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后天班里要组织郊游,要求每人自带食品,同学们都很期盼这次活动,大家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然后集中起来享用。可我带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元,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买一个面包都要二、三元,如果买些吃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去还是不去,这让我顿时陷入了两难。
         ②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情绪,问我有啥事,我便将郊游的事告诉了她。母亲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她有办法,然后就转身出门了。半个小时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对我说:“儿子,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带着,很好吃的。”母亲本来很兴奋,可看我没有反应,再没说什么,埋头烙饼……
        ③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了,不去郊游了。可王老师本来同意,谁知隔一天却变了,要我必须去。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和同学们出发了。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_____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转眼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我_____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就在这时,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悄悄地来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抢走了我的所有玉米饼, 并大声地说:“同学们,程刚偷偷在这里吃好的,该不该罚……”同学们大声地回应着。
        ⑤王老师把饼分给了大家,不一会儿就被大伙吃光了。突然,好几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这个饼子是在哪儿买的。此刻,那种自卑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心房,我的脸就像在发烧,真的坚持不住了,直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安慰我了,这只是我妈给我做的粗粮饼。我家里穷,买不起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完,我的泪便掉了出来,同学们都愣在了那里。
        ⑥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程刚,老师真心地告诉你,第一,这个饼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饼。第二,你不应该哭,而是应该骄傲地笑。昨晚你母亲来过了,拿着两个面包和两根火腿肠,你去义务劳动了,她把东西交给了我,说你明天拿着粗粮和大伙出去不好。你母亲为了买这点儿东西,舍不得钱坐车,走了3个小时……不管你认为这几个加糖的玉米饼能不能拿得出手,我都认为这是今天这里最好吃的东西。饼里加了糖,这是你最甜的人生,因为在你成长的路上,有一位智慧的母亲,更有一位为了生活在努力改变的母亲,这是其他同学都体会不到的,也享受不到的。你所享受的这份爱,是独有的。”
          ⑦我有些惊讶地看着王老师,泪水突然止都止不住。在这些真诚的话语里,我看到了卑微的力量,也看到了珍贵贫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按要求填空。
A.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①       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甜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B.我②       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
要求:①上填写一个描写程刚心理活动的词。②上填写一个描写程刚神态的词语。

(3)、你是如何理解第⑦段加线词语“珍贵”和“贫穷”的?

(4)、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父母亲都会以不同方式表达对我们的爱,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亲身经历谈谈感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奔跑的母女

华明玥

    ①女儿上大学了。送别奔向新生活的女儿,她的心干瘪了。

    ②她是单身妈妈,女儿高二时,孩子爸爸因病去世,照理说,她的空巢感比一般人家更猛烈——送别相依为命的女儿,回到家中,看到空了一半的衣柜、书橱,她感觉内心如一根缩水的老丝瓜瓤,只留下一摇起来就沙沙作响的丝瓜种子。

    ③离家第一个月,女儿明显被新生活的种种新奇吸引,来不及体会妈妈的失落感。她每天都很忙,被招录到新社团,为见到学术偶像雀跃不已,在易中天、郎永淳的讲座上举手追问,在校乐团竞争到第二小提琴手的位置……她的话儿又稠又密,妈妈永远插不进嘴。可要是她忙起来,铁定两分钟内挂电话。

    ④任由失落发酵吗?一开始,妈妈和一切新鲜人、新鲜事较劲,争取女儿的关注度,争输了,一天都心情不好。比如在人人网上,她也是女儿的好友,可她发的新鲜事,女儿溜一眼就过去了,也不做评论,而小伙伴们随便打个岔子,女儿都能在下面回复好多;再比如,自从加了女儿的微信,她一直叮嘱女儿少吃油炸烧烤食品、多跟老师讨教、及时撤凉席洗蚊帐……这边殷殷切切,那边回应渐稀。有时,一拨子微信发去,隔三天才有七个字回应:“知道了,你真操心。”

    ⑤她嗔女儿“有了伙伴忘了娘”,女儿称她遥控欲太强,“其实是老妈你的心理断奶没完成——你太依赖我了,这很可怕,知道吗?”

    ⑥妈妈思忖半天,“从今起,你一切生活学习细节我都不管,就管一件事。你从小虚胖体弱,而体质太重要,你每天傍晚要跑步,我跟你一起。每晚6点我给你打个电话,看看你是否在跑,在喘气,在滴汗。怎么样?”她说到做到,果然只在跑步时打电话来,也不问别的,只问:“跑了没有?找到跑友了么?别老在操场上跑,太枯燥。”这下,轮到女儿有些许失落了。眼看别人的老妈坐动车来送特产;关心女儿跟室友关系怎样,而她老妈都不再问她在干什么,只是催促说:“换好鞋了吗?开跑啦!”她完全不能理解,跑步有这么重要?

    ⑦一开始,女儿跑四五百米,就到了极限,喉咙腥甜,脑袋缺氧;跑到一千米,脸色发白,太阳穴突突直跳。正想放弃,监督电话来了,妈妈喘得比她还厉害:“喂,我今天跑到明故宫了,满月,打算赏一会月亮再跑回去。照这样的进度,很快可以去玄武湖环湖跑,你怎么样,哪天你才能绕着东湖跑?”

    ⑧大一将要过去时,女儿终于有体能出校门,绕着东湖开跑了。她跑过东湖的磨山风景区,闻到满湖荷叶传来微凉的清香,看到夕阳正给一两朵白荷花镀上胭脂粉红。拍了照传给老妈看,老妈说:“哦,我在太平门到情侣园的湖岸上跑,看到的景色和你看到的很像。”

    ⑨是每天跑步给女儿无穷能量吗?她传回的照片上,皮肤微黑,笑容绚烂,再也不是高中时那只懒洋洋、茫然不知方向的小病猫。更有意思的是,一旦妈妈把更大的自主权交还女儿,控制和反控制的战争悄然终结,女儿打电话或微信妈妈的频率,反而高了。“妈妈,很多南京跑友准备沿秦淮河跑,你想不想入伙?”“妈妈,天太热,去紫金山夜跑也有意思,沿途还可以看到萤火虫。”

    ⑩在两位跑者的隔空约会中,互信、理解的默契在成形。一天,月亮在苍茫的湖面上升起,妈妈微信女儿:“看到湖上的月亮了吗?跑龄九个月,千里共婵娟。”女儿由衷地说:“能跟妈妈一起在不同的地方跑步,还能一起看月亮,够美好。但现在,我不是先前那个我了,你可以不必这样以身作则吃苦了。”妈妈笑:“你当我坚持跑下去,只为了你?我是为自己能从空巢阴霾下挣脱出来。我不想成为你的包袱,能做你的跑友,说明我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摘自《青年文摘》总第543期,有删节)

今天,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背景资料:近日,一个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者写道:“小时候,老师告诉我说把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烧开,青蛙就会慢慢适应逐步加热的水温,直到最后被烫死。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要被麻痹思想侵蚀。但今天我真的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正方:我们要相信寓言故事

    ①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变来的。但猴子特爱干一件事情:丢西瓜捡芝麻。这是猴子的通病,进化的时候没和尾巴一起消失,最终保留在了人的体内。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在品读寓言后的种种心态。人不能死于蠢病,但同样不能死于自以为是。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在寓言故事中寻找现实的根基,本身就是一种愚蠢。这个病还病得不轻,有点分不清虚实的疯在里面。

    ②你可以不去相信夸父追日的结局,大可亲自验证,和他一样放弃一切凡尘琐事,去追逐太阳,直到最后死于饥渴,死于绝望。你更可以带着怀疑一切的思想,用自己薄弱的肉体去验证所有前人写下的寓言的可操作性。你要是真的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身和一具永远不会绝望的五脏,那你还需要验证什么寓言?去验证一下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能捞个名,何苦和寓言过不去呢?

    ③庄子当年游学,对得起向他提问的人。因为他的意境在上,而看不清楚的人在他之下,于是,他把自己的哲学寓于树木、小鸟,乃至苍穹之间,指导混沌的人脱离思维的禁锢。不光是庄子、孔子,甚至是释迦摩尼,也都曾用寓言教化于世人。研究他们的智慧,其实就是研究一本普渡的寓言书。

    ④人什么都可以不相信,当然包括寓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聪明的猛士则敢于直面别人惨淡的人生。有些失败,你没必要尝;有些挫折,你没必要经历。

    ⑤如果人生是一条曲线,让寓言帮你舍远,你只需要负责求近。

反方:我们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①愚公说要挖山,我们却都在迁移;苏秦说:要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却都在玩自恋;李白说:铁棒也能磨成针,我们却学会了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一个美国科学家说: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我们却发现热水一旦加热到一定温度,青蛙会聪明地猛然跳出。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勇敢地用自己敏捷的姿态挑战了寓言对于当下的价值。

    ②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懊悔于自己逝去的青春而拍案起立的人,现在恐怕已经麻木得连抬手的劲都没了。牺牲掉的一代总是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他们继续将寓言散播到下一代身上,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这样的举动就好像把盲从分成了很多份,而没有将盲从最终集中转化成智慧。

    ③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了。王小波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为,就‘明辨是非’的人。”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依靠谁。这个依靠不仅仅指身体,还指大脑上的特立独行。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寓言对于今天的我们,就好比在迷失的路上,却拿着一张旧地图。别说什么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图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④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这样的“人才”就是逆进化论而行,视时代发展而不顾。连青蛙都在进化,何况是人?

    ⑤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如果一个寓言能“普渡”所有人,那岂不成了一种众人精神上的迷信?

阅读下面同学的一篇习作,完成问题。

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就是说,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少些欲望。可是,养心,真的是莫善于寡欲吗?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才济济、竞争与合作相交织的社会,而这些努力、拼搏,其实都是为了两个字—“欲望”①

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A)”他激励自己的士兵要有欲望,要有“向上爬”的精神,所以他的军队士气昂扬,拼搏的精神弥漫着战场,因此拿破仑的军队刀折矢尽(B)。这说明即使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强烈的欲望②。

如果,我们没有欲望,安于现状,那么,社会将停滞不前,人们将死于安乐。

也有人说,欲望是魔鬼。可是我认为,那些被所谓“魔鬼”(C)吞噬了的人,必定动了邪念。可是,这也不足以说明欲望邪恶的东西,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我们需要正确的行使欲望③

有一个青少年,他十分喜爱网络,并且有高超的计算机技术,可是,他面试了几家公司,他们都称不需要计算机技术人员而拒绝了他。他急于找到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而又没有想到什么好的方法,强烈的欲望使他动了邪念,他利用自己的技术,用不合法的手段盗取了某公司的重要信息,想来换取工作机会,可是那欲望化作一堵冰冷的铁窗,将他的青春,消磨在了无情黑暗的牢房里。

这个青年人,他让强烈的欲望燃烧起了邪恶之火,让欲望成为了锋利的刀。因此,我们谨慎地对待欲望,正确地行使欲望,让欲望燃烧起熊熊烈火,以照亮我们内心深处,发掘出惊人潜质④,点燃我们的激情和努力奋斗、不断拼搏进步的决心。

所以,真正的欲望不是魔鬼,而是奋发向上(D)的决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拥抱星辰拥抱你

高绪丽

①春节过去不久,回到老家,陪父母一起吃顿家常饭菜。饭后,父亲陪着他的小外孙坐在炕头上,一本正经地打起了扑克,有时为了一张牌,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看着一老一小盘腿坐在那儿的模样,我们时不时笑出了声。不知不觉,夜已渐深。

②母亲要去厢房取东西,我也下炕陪她。经过院子的时候,我看到不大的院子上方,无数颗星星亮晶晶地嵌在夜空上。那一刻,颜色深邃的夜空像极了幕布,它每一分钟上演的故事,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那一刻,我像个孩子似的,仰起头,与这些星星对话。于是,记忆里那一晚的夜色,隔着二十几年的旧时光,慢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无风、温和,干净、清凉。

③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晚,我朦胧中看到母亲准备出门,连忙起身穿衣,把大门闩好,与母亲一前一后,投身到茫茫夜色里。

④连日干旱,村子附近的几处大湾小河早就干涸,露出打着补丁一样的河底。哪里有水湾,哪里就有人眼巴巴地看守着。我家果园的旁边恰有一个不大的水眼,我与母亲打算趁父亲外出上夜班的时间,在水眼处守夜。

⑤走过夜路的人,对星光会有种莫名的亲近,因为它会指引你,给你力量,陪你一道穿过黑暗。去山上的小路,平日里坑坑洼洼,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刚出家门那会儿,内心对黑暗还有抑制不住的恐惧,隔着胸腔,我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可是,当我仰起头,望着那满天亮晶晶的繁星,内心竟没来由地安定下来。有了星光相伴,走起山路来,也没想象的那么困难。

⑥夜,像一块很大的黑丝绒布,罩在离头顶不远的地方,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几颗星星如同钻石一般,零零散散地点缀在黑丝绒布上,发出耀眼璀璨的光芒。不同于白天的炽热与喧嚣,眼前的世界,出奇地安静。

⑦庆幸的是,我们赶到果园旁边的水眼处时,没有人守着。

⑧此时,月亮已经爬上来了,母亲在水眼旁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我挨着母亲,抬起头,仰望着夜幕深处的星光。

⑨夜凉如水。半个多小时过去,水湾里的水从开始的黑咕隆咚,到明晃晃地透着亮光,越积越多母亲弯下腰,把空桶摁到水湾底,再提上来,足有大半桶水。担心我们离开的工夫会有人来我与母亲分别提着桶的两侧小跑着放低腰段一边躲避着横七竖八的枝条一边往果因深处跑去。我们来到一棵树下,“呼啦”一下子,把大半桶水全部倒到苹果树的树根旁边,再提着空桶小跑着回去。还坐在那块石头上,守着夜色,守着星辰,静待水湾里的水越积越多。那个夜里,我与母亲不知疲倦地给果园里的苹果树挨个浇灌,一棵树、两棵树……一桶水、两桶水……安静的夜色里,我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苹果树“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久旱逢甘霖的喜悦,着无法掩藏、令人满足的诱惑,在这个夜晚,汇成一首动人的歌。后来,我不止一次怀念过那个夜晚,在不同的年纪无数次回忆过那夜的星光,到最后那淡淡的喜悦像一块包裹着精美糖纸的糖块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

⑫几天前,我们又回到老家。陪父母一起吃过晚饭,小儿想要车里的玩具;我同母亲一起去门口的车上拿。彼时,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无数颗星星在头顶上方一闪一闪地眨着小眼睛。乡下的夜空如此亲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够到那颗最亮的星星。

⑬我随口问母亲:“还记得那晚我们去给苹果树浇水吗?”

⑭母亲被问得没有防备,但马上回过神来,说:“怎么会不记得啊!那一夜,幸亏有你做伴。”⑮我微笑着,用力抱了抱母亲。

(选自《齐鲁晚报》2022年3月30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