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宁波市七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阶段测试卷(前三章)
实验1结束后,同学们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建立猜想】
猜想一:溶质为{#blank#}1{#/blank#}.
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Na2CO3;
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Ba(OH)2。
【实验探究】
组内同学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了实验2的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 | 无白色沉淀 | ①{#blank#}2{#/blank#}. |
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 量的盐酸溶液 | ②{#blank#}3{#/blank#}. | 猜想二成立 |
请将表格中的实验结论①与实验现象②补充完整。
【反思与评价】
①从微观分析,实验1中OH-并没有实质参与反应,无法准确得出可溶性碱能与盐反应这一化学通性。有同学提出可以将Na2CO3溶液更换为{#blank#}4{#/blank#}溶液进行实验,让OH实质参与反应来得出可溶性碱的这一化学通性。
②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
评价指标 | 优秀 | 合格 | 待改进 |
指标Ⅰ | 反应安全,可控,气体能直接排出 | 气体能直接排出,但不可控制气流速度 | 气体无法排出,存在较大变全薄患。 |
(1)查阅资料后知道草系鱼缸先要通入二氧化碳两天使水草长势茂盛后再放入宠物鱼,小组成员采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blank#}1{#/blank#}。以下是项目组成员设计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图。方案甲(如图甲):将反应物混合放在气体发生器中产生气体,使用时打开开关(如图乙):盐酸放在A瓶中通过挤压A塑料瓶将它压入盛石灰石的B瓶子产生气体,需要用时打开开关。
小组讨论时小科选择方案乙(图乙),据评价量表,你认为他的理由是:{#blank#}2{#/blank#}。
(2)小科查阅到如下信息:20℃时,草系鱼缸中绿色植物在水中二氧化碳的吸收率约为15%,100克碳酸钙在补给器中完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完全溶于水中。问: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鱼缸中绿色植物产生多少克氧气?(写出计算过程){#blank#}3{#/blank#}。
溶质 | H2SO4 | HCl | H2S | H2CO3 | HClO |
酸性 | 大→小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