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宋史·李浩传》,完成下面小题。

    李浩,字德远,浩早有文称。……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李浩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人不敢干以私云。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有删改)

【注】①称:著称。②沈潜理义:沉迷研究义理。③谮:诬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壮益沈潜理义           ②以此见于众

③未假人以辞色           ④正不回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见忌于众

A、太祖常劝读书(《赵普》) B、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C、大穰(《以虫治虫》) D、而能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3)、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①谋 害 之 者 无 所 不 至  (标在主谓之间)

②不 载 南 海 一 物(标在动宾之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李浩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5)、结合原文内容,说说李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北眺西冷 , 湖中胜概 , 尽作盆池小景。南北两峰如研山在案,明圣二湖如水盂在几。窗棂门槔凡见湖者,皆为一幅图画。小则斗方,长则单条,阔则横披,纵则手卷 , 移步换影。若遇韵人 , 自当解衣盘礴画家所谓水墨丹青淡描浓抹无所不有。昔人言“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里煮山川”,盖谓此也。

注:①[西冷],即西泠,地名,苏小小魂断处。②[胜概]美景。③[研山]砚台的一种。④[明圣二湖]明圣,西湖古名。“二湖”指里湖和外湖。⑤[窗棂]窗格。⑥[门槔]门框。⑦[斗方、单条、横披、手卷]均是书法美术作品的一种格式,只是大小不同。⑧[韵人]犹雅人。⑨[解衣盘礴]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⑩[铛]做菜的浅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