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各小题。

中国助力“人造太阳”早日发光

    ①通过模仿太阳的热核聚变反应,中外科学家们正在建造人类首颗“人造太阳”。“人造太阳”计划,由欧盟、中国、美国等7大经济体联合打造,已历经30余年,预计2019年建成,2050年商用。

    ②上月底,中国承担生产和设计的首个超大部件——脉冲高压变电站(PPEN)首台主变压器,已运往“人造太阳”设施的建造地法国。随着各类设施逐渐完工,人类离建成首个“人造太阳”的目标越来越近。

    ③为什么要制造“人造太阳”?这和人类长久以来的能源危机有关。现代以来,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发展,人类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据测算,人类最多还能用两三百年的自然能源,即使核能也只能用数百年。

    ④此外,像煤、石油这些能源的燃烧还会引发温室效应、酸雨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核电站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是核裂变(能量产生过程与核聚变相反),所需原料稀有,产生的废料也没法安全处理,还可能产生核泄漏。

    ⑤不光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子孙将从哪里弄这么多能源呢?科学家们带着这个惊恐的问题,把目光投向了核聚变。天空中的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变体,几十亿年为人类提供了光、热。那太阳是怎么做的呢?

    ⑥简单来说,当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新原子核时,大量电子和中子能够逃离原子核的束缚,带来巨大能量。在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聚变。据测算,1千克氢燃料经过聚变反应所产生的能量,至少可以抵得上4千克铀燃料或1000万千克优质煤燃料释放的能量。

    ⑦要提取它们,方法也十分简便,成本也很低。我们从海水里舀一升水,其中就含有0.03克氘,它就可以产出约300公升汽油这么大的能量。地球上的海水能提取45万亿吨氘,它们都聚变的话,能保证人类上百亿年的能源消耗。

    ⑧而且核聚变非常干净,因为聚变就是把两个氢核放在一起,当温度到了上亿度以后,它们就会聚合在一起,除了产出能量,其余产出的氦是一种清洁无害的元素。

    ……

    ⑨前苏联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名为托卡马克的环形容器。通过让混合了氘、氚的气体悬浮在一个像面包圈一样的环中,然后不断加热,等达到了上亿摄氏度以后它就产生核聚变,并输出大部分能量。

    ⑩按照设计,“人造太阳”计划的反应堆设施总重量是埃菲尔铁塔的3倍,占地面积有60个足球场加起来那么大。这个反应堆建成后,能够把上亿摄氏度、由氘氚组成的“火球”约束在体积达837立方米的“面包圈”中,产生50万千瓦的聚变功率,持续时间达500秒。50万千瓦热功率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热电站的水平。

    ⑪截至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攻克了采购包任务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关。该计划两任总干事对中方的评价是“中国在采购包的研发、生产方面领先于各方”。

(选自2016年5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1)、通读全文,概括“人造太阳”的优点。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氢燃料经过核聚变反应后能释放巨大的能量。 B、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中黑体字“约”可以删去,因为这样就将约数变成了确数,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C、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子中,“火球”和“面包圈”形象地说明“人造太阳”的结构和外形特点,这样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D、选文结尾引用“人造太阳”计划两任总干事的权威评价,回扣了文章的标题,强调了中国在该计划中的突出贡献。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榴莲

    ①榴莲,是热带一种非常奇特的水果。

    ②榴莲浑身上下长满了扎人的尖刺,它像性格泼辣的妇女,只看一眼,便不想去动它,偏它又散发出一种浓烈已极的香味来引诱你,呼唤你 , 于是,你会不由自主的向它走近、走近。用撬子战战兢兢在撬开它,躺在坚实果壳里的,是带核的果肉。果肉极香,香味如蛇,绕喉而下,整个人,都被这一股香熏得有点恍恍惚惚的。

    ③选购榴莲,是一门不易掌握的“学问”。根据此中行家指出:要买上好榴莲,要诀有二:一是嗅、二是听。把榴莲捧在手里,将鼻子凑近榴莲,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嗅!如果有一缕强烈的香味好像出弦弓箭一样的射入鼻腔内,那么,这榴莲的果肉,必然令人满意。有些榴莲,味道虽好,但是,核很大很大,果肉极薄,不耐咀嚼,亦不能算是上品。所以,嗅了以后,还要听。将香喷喷的榴莲高举至耳朵旁,以手用力摇一摇,如果有细微的响声发出来,表示肉厚核薄,上品也。如果响声太大,便明明白白告诉你,这榴莲核极大,不中吃,倘若嗅时无香而摇时又无声,那么,这榴莲,多半是半生不熟的,千万别买。知易行难,这两个要诀听起来好似很容易,然而,要在香味弥漫的市场里嗅出个别榴莲的味儿、要在闹声喧天的市集里静听个别榴莲的响声,真是谈何容易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炎黄子孙的情意结—中国结

采薇

    ①中国结作为我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最初,古人的铜镜背后一般都有绳纽,可以系上绳饰,方便手持。后来,窗帘、帐钩、笛箫、香袋等下方常系有美观的装饰结。几千年来,这些美丽的绳结代代流传,它们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因其外观对称精致,符合我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从《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的描写来看,中国结在清代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装饰品,而且已经不局限在女性服饰之中。只不过那时不叫“中国结”,而叫“络子”。

②中国结包含着非常多变且丰富的结绳工艺,有同心结、团锦结、双钱结、十字结、吉祥结等,其工艺之精妙令人啧啧称奇。中国结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丰富多样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

    ③中国结的编制大致可分为基本结、变化结及组合结三大类,它们具有共通的编结原理,可归纳为基本技法与组合技法。基本技法是以单线条、双线条或多线条来编结,运用线头并行或线头分离的变化,做出多彩多姿的结或结组。而组合技法是利用线头延展、耳翼延展及耳翼勾连的方法,灵活地将各种结组合起来,完成一组组变化万千的结饰。

    ④一件结饰讲究整体美,不仅要用线恰当、线纹平整、结形匀称,结与饰物还要搭配协调。选线时要注意色彩,若为古玉一类的古雅物件配编中国结,应选择含蓄的色调,诸如咖啡色或墨绿色;若为一些色彩单调、深沉的物件编中国结,夹配少许金、银或亮红等色调醒目的细线,会使整个结饰有栩栩如生之感。除了用线,一件结饰还包括镶嵌的圆珠、管珠等坠子,以及各种金银、玉石、珐琅等饰物,如果选配得当,整件结饰会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⑤中国结丰富多样的图案样式常常包含着美好的寓意,如最常见的同心结寓意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团锦结寓意花团锦簇、前程似锦,如意结寓意万事称心、吉祥如意,桂花结寓意高贵清雅、富贵无疆,双喜结寓意双喜临门,双钱结寓意财源广进……那车前窗上挂着的红红的平安结寄托着家人温馨的祈愿,吉字结、馨结、鱼结合成“吉庆有余”的意思。在新婚仪式上装饰的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烟袋上的蝴蝶结因“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一根长长的丝线,曲曲折折中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一串中国结就是一串代代相传的祝愿。

    ⑥中国结所展现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审美内涵。对炎黄子孙而言更有着独特的寓意。绳线曲折回环、紧密相连,正如炎黄子孙紧密团结、心连一处。如今,中国结随着华人的脚步走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逢我国传统佳节,都能看到红红火火的中国结。无论是海外游子,还是驻守乡土的亲人,对所有炎黄子孙来说,挂起中国结的地方就是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买椟还珠”的故事,虽是寓言,却频繁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想买个水果,结果里三层外三层,满地“塑料新装”令人心疼; 买个化妆品,明明是小物件,却被包装成大礼盒; 还有月饼和粽子的包装,贵金属、红木材料齐上阵,怎么名贵怎么来……这些重复包装、过度包装,增加了成本,抬高了售价,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广受消费者诟病。

有研究表明,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

【材料二】

商品过度包装为何屡禁难止? 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装具有容纳产品、保护产品、标示信息、促销等几大基本功能。片面强调促销功能,就有可能导致过度包装。”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韩雪山表示,不同商品的包装规格不尽相同,但一般来看,商品售价的10%用作包装,便可实现包装的基本功能; 但一些商家有意借助精美包装提升商品附加值,增加“含金量”,或者以包装区分产品,制造差异性,远远超出了包装的基本功能,甚至有涉嫌欺诈的可能性。

从包装企业来看,一些企业也存在对包装力值估计不够、把控能力不足等问题。“为应对仓储、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磕碰和损坏,商家对商品进行保护性包装是必要的。”某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一些小型包装企业对包装的力值估计不够、把控能力偏弱,容易导致为提升安全系数而过度包装的情况。

“限制过度包装,也有赖于消费者意识的不断转变。”在韩雪山看来,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强制性标准,相关举措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新标准的出台,将有利于逐步从供需两端扭转商家及消费者的包装意识。“只有在广大消费者中形成更广泛的绿色环保理念,不盲从包装,聚焦产品本身,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才能真正让轻量化、减量化包装蔚然成风。”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从美学设计而非包装繁复上改善商品包装,逐渐成为共识。全产业链协同发力,推动形成包装新风尚。

首先,国家层面要给何谓“过度包装”定出更为明确的标准,划出更为清晰的红线。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完成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一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其中提到,月饼及粽子包装层数不应超过三层。月饼不应与其他商品混装,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值的商品混装。(据3月9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既是针对新情况的与时俱进,亦是针对老问题的再度强化,为的是要引导绿色生产,遏制过度包装改头换面重出江湖。

其次,商家层面也要在包装瘦身上用功。作为上游,商家要创新设计,增加实用性。既能有效保护产品,还可作为收纳盒被二次利用。中游要包装企业革新技术,提质增效。根据客户需求,快速提供若干种结构和平面设计方案,并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实现对产品的有效力学支撑,在减少包装物使用量的同时,降低设计成本。下游电商平台激励引导,鼓励原发包装。原发包装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已具备防护功能,无需二次包装就能直接发货的包装形式。

最后,广大消费者是过度包装的受害者,应该积极参与监督,注重商品质量以及商品包装是否注重环保,践行绿色消费理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包装真正回归本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最近,ChatGPT火热“出圈”,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小深也积极参与其中。下面是他在网上搜集的资料,请你帮助他完成探究。

材料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

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RLHF),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选编自《光明网》2023年1月31日,有删改)

材料二:2025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结构预测

(数据 中国电子学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既有形式上的,更有内容上的。形式上,教育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好其便利性的一面,同时规避其有害性的一面,以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内容上,教育需要思考未来社会的人需要具备什么核心素养,有哪些是机器可以替代的,又有哪些是机器无法取代的,这实际上是对教育职能的再定位、再认知、再深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未来ChatGPT如何改进,它带给教育的不是危机而更多的是契机。从人类历史发展看,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不断更新迭代的进步史,更是一部人类自身不断解放、不断完善的进化史。科技进步不仅促进了人类的认知和能力发展,更增加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可选择性、便利性,提升了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这与教育的使命和价值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

ChatGPT全称为Chat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即可以聊天的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实质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其工作的原理是,先给它提供一个庞大的语料库(通常是直接从互联网上抓来的),让模型通过上千亿个参数对这些文本进行打散、标记、学习,构建起一个复杂的预测模型,然后再依据这个预测模型,推定任何给定句子中下一个词出现的概率。

换句话说,它给出的结果是概率性的,而不是确定性的;它回答的方式只会忠实地按照内在的预测模型进行。如果对其进行诱导性提问或者其依赖的语料库被污染,往往会给出错误乃至是偏离道德伦理的回答。这就是为什么它有时候表现得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有时候又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更为致命的是,在面临价值或伦理选择时,它无法像人一样把握分寸、权衡利弊,进行深度思考和价值判断。而这些正是人类所独有且无法被机器代替或超越的地方,也是教育的价值或契机所在。

(选编自《现代教育报》2023年3月3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